小老虎 发表于 2007-3-7 19:05:02

DNA鉴定显示甘肃罗马军团曾是阿富汗雇佣兵


http://image2.sina.com.cn/IT/d/2007-02-13/U1235P2T1D1382378F13DT20070213130246.jpg
罗马军团后裔聚居的折来寨村民(李宁源摄/新闻晚报供图)

http://image2.sina.com.cn/IT/d/2007-02-13/U1235P2T1D1382378F9DT20070213130246.jpg
罗马军团后裔聚居的折来寨村民(李宁源摄/新闻晚报供图)
  昨天,记者从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程贞义处了解到,由兰州大学生命遗传科学院主持,耗时两年完成的甘肃罗马军团后裔DNA鉴定全部完成,鉴定结果显示,罗马军团后裔聚居的折来寨村民提交的91份全血血样,全部为中亚和西亚血统。这个研究结果将于近期发表。
  至此,“消失的罗马军团之谜”全部解开,程教授说:“这个结果不仅可以确定这些在中国腹地出现的白皮肤蓝眼睛人的来历,也可以更全面的解释2000多年前,那个罗马军团更详细的资料。”
  澳洲学者披露汉朝降俘营
  最开始发现这些中国的异乡人是在1989年,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哈里斯从《汉书》中意外发现了一个汉朝安置降俘的小地方———骊,即今天的折来寨。他如获至宝,来到兰州找到历史学家关竟权教授,碰巧关竟权对这段历史也有研究,一股脑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了戴维。戴维回国后发表了关于骊研究的论文,法新社迅速转载,声称揭开了罗马第一军团消失之谜。折来寨这个小地方顷刻之间扬名国际。
  其后学者对当地调查发现,折来寨村民尽管一口标准的本地口音,也自称为汉族,但他们头发多为淡黄色,有些还是蓝眼珠或绿眼珠,鼻子则清一色又高又挺,与周围村民相迥异。
  三次鉴定确定罗马军团
  他们到底来自哪里?借助DNA检测技术,这个疑团逐渐接近真相。  
  2004年,当地村民罗英在北京中科院接受了血液化验,罗英是折来寨居民中最“怪异”的,鹰钩鼻,绿眼珠,一头卷发,但身份证显示为汉族,根据化验,他具有46%的欧洲血统,并进一步被认定为阿富汗血统。
  2005年,被当地人称为蔡罗马的当地村民蔡俊年前往上海进行了DNA检测,蔡俊年一头黄发,鹰钩鼻、蓝眼睛、白皮肤,这次鉴定结果为56%的欧洲血统。
  实际上,早在2003年5月,兰州大学生命遗传科学院便对该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检测,对91名外貌“怪异”的村民全血样进行DNA检测,这次研究意在彻底的搞清楚这些村民遗传基因发源地。从2003年开始,一个专门的小组研究了两年。
  “这次检测结果应该比较权威。”程贞义说,在近百个项目中,一些项目在国外进行,前不久,检测全部完成。
  这个发源地范围已经很狭窄,根据最终的报告,该村91名接受检测村民全部来源于中亚和西亚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阿富汗一带。
  “这个结果是令人兴奋的。”程贞义告诉记者。这明确地证明,这些村民的确属于当年的罗马军团。
  有明显特征者只有60多人
  也许和无数被汉族吸纳的少数民族一样,骊人的前世今生最终都要在历史中封存。太多太多历史奇幻的记忆,在某个时段,终将失踪。
  现在,人们只能在基因突变中重新找到这些罗马士兵的印记。目前县里还有有明显特征的人只有60多人,有不明显特征的有200人,而他们的子孙则已不明显,甚至这些人的兄弟姐妹父母也没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属于一种返祖现象。
  这些有返祖现象的村民早先还因为长相怪异遭到歧视,折来寨村民因此从不出外打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血统的延续性。
  今天,在永昌县矗立着一座巨型雕塑,雕塑中有一名罗马士兵,一手扶着稻谷,一手抚摩着前胸,望着祁连山脉,那个祖先来的方向。
  一支罗马部队的前世今生
  结合着检测结果,2000多年前,那个消失在中国的罗马军队的前世今生已经被调查清楚,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还原”了发生在那时候的故事。
  2000年前的惨败
  公元前70年,罗马执政官兼叙利亚行省总督克拉苏决定组织一支庞大的军队,进攻安息,即今天的中东地区,继续扩展罗马帝国的版图。他带了7万人的队伍,于公元前60年出发。
  在开始的阶段,他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但在幼发拉底河,他遭遇了第一次损失,70000人队伍在河流中损失大半,“在渡过河流后,克拉苏决定就地雇佣士兵,充实力量,于是,他征召了现在阿富汗人作为士兵。他的军队已经成了杂牌军,但战术仍然是罗马军队的。”
  杂牌军们好不容易到了安息,当时正值盛夏,军队在沙漠中承受了酷暑,深入安息腹地,即今天叙利亚地区后,遭遇了安息轻骑兵。在这次战役中,罗马军团遭遇了惨败。
  克拉苏本人也被砍了头。
  1000余人最终到中国
  战斗中,一支1000余人的士兵成功突破了包围,“当时他们已经没有地方撤退了,只能继续前进,虽然不知道前面会遇到什么,但后退还是会遭遇安息的轻骑兵。”永昌县县志研究员宋国荣说。
  他们沿着河西走廊,走走停停,最终,这些罗马杂牌军来到了中国的甘肃省境内。在那里,他们搭建起自己的防御工事,以及有罗马民族特色的重木防御体系,正式安家。
  安定是安定下来了,可是干点什么呢?他们既不会种地,也不会游牧。现在也没有人攻打他们了,整天拿着短刀长矛站在茫茫戈壁上祈祷谁来练练手也不是长久之计。
  成为专业雇佣兵
  背井离乡的战士们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他们重操旧业,以雇佣兵的形式继续存在。
  “当时是哪里有仗往哪里去,1000多人自己组成队伍,以自己的阵型参与周边地区的征战。”宋国荣说。
  他们发现郅支匈奴比较爱打仗,便以低廉的价格让自己成为了匈奴的一员,没想到运气仍然不是很好,第一场战斗便遭遇了当时汉朝军队,中国一代军事家陈汤率领的重骑兵部队。
  “罗马军队战斗方式很奇特。”宋国荣说,“他们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1000人组成正方形队列,用盾牌把队伍包裹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然后喊着口号迈着统一步调往前走。敌人远的话,就把手中的长矛扔出去,也不管刺没刺到人,先来个威慑。敌人近了,就把长矛一横,往敌人身上刺,再近了,就把长矛和盾牌全扔掉,拔出短刀,来个肉搏。”
  在欧洲,这个战术帮助罗马军团获得了大片土地,敌人看着一个个用盾牌组成的刀枪不入的大乌龟们,就先举手投降,但在以骑兵为主的中国,这个阵容给自己帮了倒忙。
  陈汤的重骑兵速度快,看到这个缓慢移动喊着号子的大乌龟,便把它团团包围,从四面进攻,乌龟阵的一个重大缺陷除了移动慢,更重要的是处于乌龟中间地带的士兵看不到外面,视线不好,结果被这样一吓唬,里面自己人先践踏上了,乌龟当场散架。1000人的队伍只剩下100多人又给汉朝当了俘虏。
  败是败了,但这种奇特的异族阵法被记载到了《汉书·陈汤传》中,这场战斗的场面才保留到了现在。
  和平时代的士兵们
  被汉朝俘虏后,仅余100多人的罗马士兵们发现自己再也没仗打了,整个中亚地区一片太平。他们也回不去家了。匈奴人跑到欧洲,给当时的欧洲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他们又得知了最不愿看到的消息,汉朝给了他们土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折来寨,收缴了他们的大盾牌,让他们去务农。为了给他们民族自豪感,他们的县就定名为‘骊’。汉朝对罗马的称呼。”宋国荣说。
  这些罗马军团后裔最后一次参加战斗并被记录在史书中的是在《三国志》上,马超带领着当时改名为“西凉兵”的罗马士兵后裔,与老谋深算的曹操展开了战斗,这一次,乌龟阵获得了成功,刚一交战就击败了曹操。至此,罗马军团们终于在经过几百年后,扬眉吐气了一次。
  关于“骊”的记载至公元592年戛然而止。这一年,隋文帝鉴于骊人已彻底被汉人同化,下诏将骊县并入番和县,骊建县628年之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作者: □晚报记者李宁源)

gojin 发表于 2007-3-7 19:36:44

不懂,阿富汗血统怎么变成了罗马血统呢。。。

lieukehli 发表于 2007-3-8 03:44:13

罗马人有使用蛮族雇佣军的传统,雇佣军也接受罗马军队的战术训练,一般用来打头阵。

不过这篇报道有点扯,汉人击败匈奴主要是靠装备弓弩的步兵,依靠战车和辎重结成掩体,以弓弩射杀敌群,不是骑兵。罗马人的近战战术也绝对不是丢弃盾牌用短剑肉搏,而是保持锯齿阵形同敌接触,用盾牌护体,以短剑从盾牌间隙刺出,从小腹入,剑尖向上进入胸腔要害(所以要用短剑,以刺挑为主,不靠劈砍),同时,阵形内战士按顺序轮替阵缘战斗人员。

mandarin 发表于 2007-3-8 12:00:04

楼上说的"靠装备弓弩的步兵,依靠战车和辎重结成掩体,以弓弩射杀敌群"正是偶在total war里对付蒙古人的办法:victory:
那个箭阵密集得哟,冲都冲不过来,每次都是不折一兵一卒完胜之

大椿 发表于 2007-3-8 21:23:26

众说纷纭 zt

:) :)

子虚乌有的中国罗马城

  “2000年前,一支失败了的古罗马军团进入中国,随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们去了哪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骊城和失踪的罗马军队揭秘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1999年8月12日《文汇报》记者陆伟强在实地进行采访和请教了一些历史学家后,否定了上述说法。
  被许多媒体称之为“罗马村”的甘肃永昌县者来寨,现有74户人家,不到300口人。村里有没有像一些媒体刊登的照片上那样的金发碧眼的学童呢?记者看到,村民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没有所谓的欧洲人长相。而且,村里根本没有小学。
  “如果西汉骊靬城与罗马战俘有关这一结论属实的话,那么东西方关系史确实有重写的必要。但是,把《汉书·地理志》上出现的骊靬城说成是西汉政府安置罗马战俘的城市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古罗马史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共乐说:“大量的中外史料表明,西汉骊靬城与罗马战俘无关,中国境内哪有罗马城!”
  杨共乐分析说,首先从史料来说,西汉设立骊靬城的具体年代无法确定。如果按现行两种观点,即设置于公元5年和公元前20年前后来推算,骊靬城的设置和罗马战俘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按照罗马兵制,从军服役的最低年龄为17周岁。公元前54年是17周岁的青年,到公元5年就应该是70多岁的老人,公元前20年前后则应该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当时罗马人平均寿命还不到30岁,因此,即便有所谓的罗马战俘,他们能否活到骊靬城设置时就成了一个问题。其次,克拉苏残部有明确的下落,小克拉苏(克拉苏长子)战死沙场,根本不可能率军突围,这在古罗马史中有明确记载。
  既然骊靬古城与罗马战俘没有关系,那么如何解释当地一些村民长得像欧洲人呢?杨共乐解释说,永昌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人群迁移及混杂的过程相当复杂。在他目前正在进行的“两汉与罗马间的丝路研究”中,已经证明罗马人在两汉时期就已到达过中国洛阳。因此,当地一些村民长得像欧洲人是不足为奇的。事实上,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一些长相和欧洲人有些相像的汉族人。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明确表示,“骊靬与罗马战俘说”缺乏史实依据,不足为信!他指出,骊靬县故城在今永昌县境内并非新发现。《汉书·匈奴传》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骊靬得名非常合理的证据: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匈奴右贤王和犁轩王率四千骑兵入侵日勒、屋兰、番和一带,被张掖太守和属国都尉击败,除数百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浮,犁轩王也被义渠王骑士射杀。这位义渠王骑士被封为犁轩王。匈奴入侵的三个县中没有骊靬,而其中的番和县就在今永昌县境内,这说明当时还没设立骊靬县。显然,骊靬是在犁轩王被撤销后设立的。由于骊靬、犁轩等字音相近和通用,所以在设县时定名为骊靬,但在具体使用时依然不统一,以致与西方的骊靬混淆。
  上海自然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徐永庆正在开展一项采用先进的DNA技术分析测定丝绸之路出土的“古哈密人”遗骸研究。他说,3000多年前的“古哈密人”都可以用DNA技术在其骨骸中测定出他的“历史渊源”,那么,搞清只有2000多年的骊人行踪是不太困难的。既可以通过对该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2000多年来的人骨作DNA比较分析,也可以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人类学观察和测量,还可以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血样作DNA比较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测定出他们是不是有欧罗巴人的血缘关系,甚至连是欧罗巴人的哪一支都可以测定出来!

所谓中国罗马城并非新发现

    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牛津大学的德效骞(H. H. Dubs)已研究过这个问题。1940年他在《通报》第36期发表《公元前36年中国人与罗马人的一次军事接触》,随后又加以补充,写成《古代中国境内的一座罗马城》,1957年先在伦敦的中国研究会上发表演讲,随后以单行本发表。德效骞的研究正是从公元前53年罗马和安息的卡雷战役的1万罗马战俘的下落开始。他认为,这些俘虏被转移到安息东境、中亚的马尔吉安纳(即今霍腊散)后,可能有一部分逃到了匈奴—康居在都赖水畔(药杀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建立的郅支城。他的根据是《汉书·陈汤传》的记载,即公元前36年甘延寿与副手陈汤发兵围击郅支城时所发现的相关事物:(一)郅支城外用栅栏做成的“重木城”;(二)匈奴军队中有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操练“鱼鳞阵”。所谓“鱼鳞阵”可能是罗马阵列——龟甲战阵;(三)甘延寿、陈汤向汉朝廷呈报战况时有描述军阵的图画。他认为这些事物均为罗马军队所特有,所以都赖水战役汉军生俘的145人,就是“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的罗马士兵。这些罗马士兵停止战斗后,可能自愿随中国人到达中国内地。他们被安置到永昌地区一个特设的边境城市中,这个城市便根据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命名为“骊靬”。
    德效骞的观点在国际学术界影响颇大。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赞同他的观点,法国著名汉学家安田朴倾向于接受;我国学者也引证过他的结论。但这一观点从最初就一直受到学者们的质疑。早在1957年德效骞的论文发表后不久,斯齐尼亚克(B. Szczesniak)即发表评论,认为骊靬置县并非一定缘于公元前36年的罗马战俘。他认为,公元前36年以后、特别是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和安息仍在进行战争,而王莽篡位时的中国也在与匈奴争夺喀什噶尔,从安息引入罗马战俘,可能发生在这一时期。德效骞教授将骊靬置县追溯到公元前36年和这个时期的罗马战俘,似乎太过于久远了。他强调罗马传统在骊靬县一直保留到公元7世纪。如果公元5年在中国边陲为罗马士兵建立的一个城市得不到另外大量士兵的补充,它能够持续那么长时间吗?” 1969年杨希枚撰文力驳德效骞观点之非,认为其说“几无一是处”。(杨希枚:《评德效骞古代中国境内一个罗马人的城市》,《书目季刊》1969年第3卷第4期。)1991年莫任南发表文章,认为德效骞的考证“虽然详尽,然多穿凿附会”,以所谓操练“鱼鳞阵”法和城外筑木城之法为罗马人所独有而断言匈奴单于军队中有罗马士兵存在观点,只不过是“猜测之辞”。
    需要指出的是,以文献资料论,即使承认中亚匈奴阵营中有罗马士兵,也不能证明这些罗马战俘被带到了永昌郡。《汉书·陈汤传》记载都赖水战役的结局:“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汉军所获俘虏被分配给了西域各国,并未东来。罗马战俘东来之说,可谓于史籍无征。而且,新发现的汉简记载证明,中国境内的骊靬置县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60年以前,远在公元前53年卡雷战役和公元前36年都赖水战役之前。骊靬为罗马战俘城之说,可谓与史实扞格不通。

大椿 发表于 2007-3-8 21:30:07

以上老新闻仅供参考。

tangjunjun88 发表于 2012-4-26 10:42:33

gojin 发表于 2007-3-7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懂,阿富汗血统怎么变成了罗马血统呢。。。

谢谢分享以前还真不知道沈阳最好的癫痫病医院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1232210.s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DNA鉴定显示甘肃罗马军团曾是阿富汗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