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arin 发表于 2013-10-9 11:32:32

转:吴国都城变迁

泰伯南来第一站到的是梅里,很有可能就是今天的无锡梅村,但无锡梅村附近并未有吴国遗迹的重大发现,只有鸿山越国墓和明清泰伯庙和墓,无锡认为自己地域有吴国都城,可考古却从未有吴国贵族墓葬出土,相反,镇江,苏州都却都有吴国城址或者吴国贵族墓葬出土。梅里还是很有可能在无锡东南或苏州西北一带,根据考古发现苏州西北的浒关、通安一带有很多吴文化遗存,包括著名的真山、鸡笼山等吴国贵族墓。其中真山大墓等级最高,为七棺二淳(五棺即为诸侯王),整个陵墓土方量超过一万立方,墓顶到墓地垂直超过8米,为春秋时期最大的土墩墓之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包括苏博的镇馆之宝玉殓葬饰件,为金镂玉衣的前身。玉殓葬为春秋中原诸侯普遍采用的葬俗,因当时寿梦已通中原,吸收中原文化。
      到诸樊时把都城南迁,到了藏书一带(五峰山遗迹等)。阖闾时更是建造了规模空前的吴大城,在今木渎、藏书、胥口一带。2000年时在此发现春秋古城址群,规模宏达。包括一座大城,7座小城,墓葬、遗址等分布明确,苏州市政府曾于2003年发文加强保护。此春秋古城规模远超常锡阖闾城,地处苏州西部,周边有群山和河流,为吴境之最险要处,与太湖的距离也若即若离,相去不远。又有胥江天险在前。由于地处苏州西部,南临太湖,与越国隔太湖相望,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阖闾城要不开东门以绝越。而越国除在上方山东侧掘溪进兵外,还经太湖和胥江顺流进击吴大城,在外延的太湖东西洞庭山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水战,并出土了大量青铜剑、青铜戈等兵器。
    夫差时秋冬在阖闾城,冬夏在姑苏台,姑苏台很有可能在今灵岩山或七子山上,此时吴国政治中心已经东移,在七子山外延的上方山亦修筑吴城,今有遗迹。
    吴国灭亡后,阖闾城作为了越国临时首都,不久勾践就迁都北方,经营中原。楚国时为春申君治所。到秦始皇时灭楚实现大一统,阖闾城偏居苏州西部,虽然地势险要,但已不适合作为大会稽郡之首府,于是东迁木渎镇以东,基本上在以前夫差经营较多的地方。这是会稽郡的最初也是临时的治所。
    汉代时随着江东经济的发展,会稽郡城随即迁往今苏州古城区,建造了今苏州城。而司马迁所说的“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大都会也”,这里的吴,应该不是指固定的一座城市,而是吴这座城市经过由西往东不断的动态变迁,已经在汉武帝时成为了江东之都会。


http://bbs.wjdaily.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73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10-9 16:37:46

这种说法如今已经蛮多了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10-9 16:39:05

姑苏台很有可能在今灵岩山或七子山上,

灵岩山的是馆娃宫,不是姑苏台。著名的姑苏台居然找不到地址,怪哉!

热度 发表于 2013-10-10 16:12:19

樓主搶了姑蘇哥的發帖生意

mandarin 发表于 2013-10-10 16:21:33

怪不得姑姑有点茄嗒嗒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10-10 16:25:22

发帖有钱么?

mandarin 发表于 2013-10-10 16:36:31

姑姑质问的对!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10-10 17:40:48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13-10-10 18:15 编辑

我们完全是义务劳动,给坛友们增添一些信息,哪一天累了,也是我离开之时。

mandarin 发表于 2013-10-10 19:05:45

:help:

热度 发表于 2013-10-11 10:14:26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10-10 16: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帖有钱么?

積德,陰陽皆有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10-11 14:50:48

樓主搶了姑蘇哥的發帖生意

谁说苏州帖是我的专利呢?

热度 发表于 2013-10-11 17:18:48

誰説儂發帖子衹限蘇州?

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13-10-11 20:27:51

:happyrun: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10-12 17:59:41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13-10-12 17:59 编辑

开心得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吴国都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