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mé 发表于 2012-10-24 01:03:44

瓯越迁徙至江淮的路径图

东瓯王主动向汉廷请求举国迁徙于江淮之间,这次温丽台一块能一起走的特别是王族、军队与豪强多数随迁了。此后不久,闽越王国灭亡,汉武帝诏命徙瓯越、东越、 闽越三越的全体人员于江淮。这可是军事化的强制性的拆迁,比现在旧城改造、园区拆迁力度要大得多。《史记》和《汉书》均载,“越地遂虚”。当然也仍有少部分越人进入山区逃避迁移,成为所谓的“山越”(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走)。如史载“(东瓯)后遗人往往渐出”(《太平御览》卷一七一引《吴地 记》),“遁逃山谷者颇出”(《宋书·州郡志》),说明滞留本地未走的确有。但汉王朝对这些“山越”并不手软,东汉时还曾派高级将领骠骑将军张意专门讨伐 (见《太平御览》引《东观汉纪》文)。乃至后来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越、山贼”,这一说明了当时山 间还有山越遗民,二也说明“山越”一直未归顺持抵抗破坏政策而导致上述误会,三还说明了历代地方政府对逃到山里的“山越”们始终抱着一种赶尽杀绝的态度。 公元前138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 瓯王向汉中央请求内徙迁到江淮之间(今安徽舒城附近),接受西汉的直接统治,瓯江流域和闽江流域遂无东瓯国。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对汉朝统治失 败,汉武帝又“诏军吏皆将其民徒江、淮间(《史记·严助传》)。经过两资迁徒,其地遂虚(《东越列·东粤传》)”。零星逃脱进山的“山越”,也时不时的受 到政府军的围剿。那时的瓯越大地,来来往往最多的就是猴子和野猪了。


可惜史料中有关东瓯方面的记载非常非常少。学者们认为东瓯曾有独立的语言和文字,称“瓯语” 。《太平寰宇记》记载括苍山有“蝌蚪文”,即为其文。正因为其文字的不统一,导致了纵使东瓯有史籍记载文献也在历史长河中不能得以翻译转载,得以在正史野 史中记录和保全。中原文明向来看不起“蛮夷”越民,这也是有关吏料得不到重视的一大原因。《汉书·严助传》云:“越,方外之地,鬋发文身之民也。” 《战国策·赵策》云:“被发文身,错臂左袵,瓯越之民也”。看到这不禁又想起,咱们这还是中国理发美发的发祥地,是整容纹身的发源地,在全国几千年里还在 高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领导世界潮流了。


依据残存的史料、记载来揣测有关可能可以看出,江南是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地方,空虚东瓯大地,千里袅无人烟,这种状况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未及迁徒者 遁入深山林后早晚会出来聚居,僻处深山穷谷土著和眷恋故土的越族也会辗转返乡。史载,汉昭帝始元三年(前85)立回浦县(治今椒江章安镇),目的就是用以 治理和管理未及迁移和复出的越民。东汉顺帝永建4年(129),会稽郡分置吴郡,郡治移山阴。 10年后永和3年(138),以章安县东瓯乡建制永宁县。都是因为当地人口已聚居较多形成了一定规模所以政府设置机构加以管理。


回到东瓯迁移的事上,探究其经过路线。路线未见史料具体记载。从实际情况看,从东瓯首都温州到安徽舒城地带,有陆路和水路两种走法。如从陆路北上,要跨雁 荡、天台、会稽、椒江等大山河川,当时无通畅道路可行。这点从官方当时救助东瓯须从会稽“发兵浮海”,“兵临越军退”可知。如从瓯江水路北上,则有两条线 路。一为好溪,据《浙江古今地名词典》:“好溪源大磐山西南麓,湍流险阻,不通舟筏。”,所以不适迁徙。余下的一路,就是沿松荫溪畔北上了。《淮南子·原 道训》说:“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从东瓯国民的习性看,瓯人滨江海定居,船舶为生产和运输工具,有水路更不会选取陆路的了。况且举国北迁,总有些家产、农具等不动产需要搬运,不*舟船而单凭人力畜力会是更加的艰险。


这里有个小地方不得不提及。那就是丽水的松阳县。东瓯辖区约为当今的温、丽、台,松阳是东瓯与中原间的驿站,在当时海运相对落后,交通险阻难以克服的情况 下,其位置在东瓯中还是相对重要的。瓯江主要支流松阴溪,《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载:“松阴溪源仙霞岭南,现遂昌县垵口、三川两乡,合濂溪穿松古盆地至东 瓯,昔通木船,长120里。” 瓯江潮水上达青田百余里,自青田至松阴溪300余里。实际上数十年前,松阳船舶仍可直抵温州,至今松阳仍有温州寮、青田码道等地名。而遂昌仙霞岭北灵山 港,汇北界后经龙游入浙江上游衢江,约180里,“昔通舟筏”。可见,由东瓯沿江而上,经松阴溪越仙霞岭至太末全程700里,是两地之间的捷径,而且可借 助舟船完成大部分迁徙路程。所以,东瓯国归迁庐江路线,当由瓯江水路北上松遂经龙游再北上。《西汉·扬州剌史部图》路线看,庐江郡经丹阳郡芜湖、宛陵(现 宣城)于潜三县至太末,也比经会稽郡治约近一半路程。


从时间上看,《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载:“建元3年,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降。”说明了东瓯王率众投*的初始时间。《淮南衡山列传》载:“元 朔6年(前123),淮南王刘安谋反,近臣谏阻“南越宾服,羌僰入献,东瓯方降”,勿反为上。”这两段说明了东瓯国是在该时区内迁入庐江郡(查阅纪年表得 知前后相差十五年左右),但具体动迁用了多少时间不得而知。举国迁移,绝非易事,特别是在当时交通信息技术、建筑安装技术条件下,安徽那边安置区的选址协 调、基础建设,太末的中转工作等等,都不是短时可以完成的。不要说那时节的效率和生产能力,就是现在我们小小电站的移民的安置工作,不也跨了好几个年度 嘛。 因此,在远古时代完全可能要跨越更多年头方能迁移到位。


在东瓯都城(温州)坐等万事俱备了才走肯定行不通,必须越早离开东瓯越安全,因为闽越已虽然退却,但占据了东瓯国的不少地盘,并且随时可能会再度浮海入侵东 瓯都城,威胁社稷和国民安全。而苍促地长途跋涉直奔赴江淮又不现实,为此,东瓯在条件缺乏的情况下,最可能的情况是分几步走,先撤至瓯江源头附近可行的中 转、缓冲地带,一方面休养生息,一方面抓紧安置区建设和下步路途的安排。松古平原在这一方案中便会浮出水面。不仅是路线中的地位使然,而且“松古平原沿松 阴溪两岸分布,约116平方公里,土质疏松,灌溉条件较好”,本身就是个农渔生产的好地方。


四万多人各地集中撤离至松阳古市,纵使当时大小船只众多,分段接运所有动产如房料、农家具等,也不是件易事,至少需要一两年方可撤至松古平原垦荒建房暂住。 而此段时间,就可奉诏同步开展移民安置工作。《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江县,12.4万余户,45万余口”。迁入东瓯人口为原来人口的1/10。根据 东瓯人农渔业生产习惯,双方协商安置于临江滨湖巢几县。东瓯王随后至安置各地了解民情风俗、生产方式后回暂住地传达以安定人心。具体建房安置工作,诏由庐 郡执行,但留东瓯臣吏对应磋商,等条件具备后再行第二步迁移。此后的分批辗转,抵达目的地,前前后后用了将近十余年的时间方才停歇。


松古平原,经过越、楚、秦到汉初的两百年间,先是作为瓯越到中原的驿地,后来经过两次行军过境,乡民聚成群落。建元3年起,四万余东瓯人建房垦荒十余年,荒 地已成良田。东瓯北上后,这地方再度变成了空虚之地,良田无主,特别是留置的大批房屋、木船和农家具,更使远近乡民闻风聚集,生息繁衍。与已成千里空地的 瓯越大地相比,古市的地位突显。330余年后即汉献帝建安4年(199年)考虑县制设置时,故而在远离章安县的南部的古市设立了浙西南省个县区松阳县,丁 松为松阳长(见《三国志·吴·贺齐传》、《三国·吴扬州图》、《松阳县志》)。但总而言之,仍是人烟稀少,到了离东瓯撤离近三个世纪,经三国两晋南朝到刘 宋479年,据《宋书·州郡志》载:永嘉郡松阳、永宁、乐成、安固、横阳5县,也才计3.6万口。


松阳当时的县治在今天的古市,其位置还并不在现在的古市镇城区。大体位置在古市城区与赤寿乡所在地中部偏赤寿方向、龙丽公路以北区域,东部接近现在的东角垄 村。这已被众多出土物品所证明。而现在的古市城镇在很晚仍是河道、溪滩,目前施工下挖,除砂砾外不见任何残迹。六百年后的唐德宗正元(785-804) 间,古市因屡遇水患而迁治紫荆村即现在的西屏。隋开皇9年(589)灭陈,以松阳县东乡分置括苍县,临海、永嘉两郡改县,与松阳同属处(括)州。武周证圣 六年括苍县(696)设缙云,睿宗景云2年(711)又设青田。肃宗乾元2年(759)松遂两县合设龙泉。南宋宁宗庆元3年(1197)、明代宗景泰3年 (1432),比邻各县分设庆元、云和、宣平、景宁四县,见(《北宋·两浙路》《明·浙江》)。处州十县均创始于松阳县的古市。


serynade 发表于 2012-11-1 08:06:40

楼主好久不见……

Salomé 发表于 2012-11-9 05:54:05

serynade 发表于 2012-10-31 1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好久不见……

是啊,最近看大奥诞生有功家光篇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4:42:27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12-11-9 14:59 编辑

我就不明白了,东瓯为什么放着沿海的大陆不走,要翻越丽水,衢州,於潜的崇山峻岭呢?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4:44:11

此后不久,闽越王国灭亡,汉武帝诏命徙瓯越、东越、 闽越三越的全体人员于江淮。

应该是闽越吧?因为那时那里只有闽越人了。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4:47:21

乃至后来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越、山贼”,这一说明了当时山 间还有山越遗民,

其实说明那时山越应很少了,不大看见。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4:48:40

公元前138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 瓯王向汉中央请求内徙迁到江淮之间(今安徽舒城附近),接受西汉的直接统治,

你怎么知道是舒城附近?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4:49:44

瓯江流域和闽江流域遂无东瓯国。

东瓯国在瓯江流域,闽越在闽江流域。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4:54:21

公元前138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 瓯王向汉中央请求内徙迁到江淮之间(今安徽舒城附近),接受西汉的直接统治,瓯江流域和闽江流域遂无东瓯国。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对汉朝统治失 败,汉武帝又“诏军吏皆将其民徒江、淮间(《史记·严助传》)。经过两次迁徒,其地遂虚(《东越列·东粤传》)”。零星逃脱进山的“山越”,也时不时的受 到政府军的围剿。那时的瓯越大地,来来往往最多的就是猴子和野猪了。

应该是闽瓯大地,闽越和东瓯。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4:55:55

看到这不禁又想起,咱们这还是中国理发美发的发祥地,是整容纹身的发源地,

世界上断发文身的地方不少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5:02:24

根据 东瓯人农渔业生产习惯,双方协商安置于临江滨湖巢几县。

巢湖县?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9 15:04:26

330余年后即汉献帝建安4年(199年)考虑县制设置时,故而在远离章安县的南部的古市设立了浙西南省个县区松阳县,

首个?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13 11:40:24

从东瓯首都温州到安徽舒城地带,有陆路和水路两种走法。如从陆路北上,要跨雁 荡、天台、会稽、椒江等大山河川,当时无通畅道路可行。这点从官方当时救助东瓯须从会稽“发兵浮海”,“兵临越军退”可知。

难道从温州到宁波真的没有陆路吗?沿海应该是平原啊。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13 11:40:46

文章的错误太多

Salomé 发表于 2012-11-19 08:59:24

古代当然是走河道水路的呀,瓯江上游就是松阳,松阳到遂昌后就可以顺着乌溪江进入钱塘江流域了。

Salomé 发表于 2012-11-19 09:01:02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12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东瓯首都温州到安徽舒城地带,有陆路和水路两种走法。如从陆路北上,要跨雁 荡、天台、会稽、椒江等大山 ...

浙南沿海的小面积平原那时候可能根本就没有成陆

Salomé 发表于 2012-11-19 09:04:10

@乌程仔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19 10:07:00

Salomé 发表于 2012-11-19 0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古代当然是走河道水路的呀,瓯江上游就是松阳,松阳到遂昌后就可以顺着乌溪江进入钱塘江流域了。 ...

但要翻山

mandarin 发表于 2012-11-19 13:33:57

百越吧里好多此类图啊

Salomé 发表于 2012-11-22 10:51:45

乌程仔 发表于 2012-11-18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要翻山

从瓯江逆流而上,只需要从松阳步行到遂昌,然后就顺流直下,古代是以舟代步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瓯越迁徙至江淮的路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