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yileirob 发表于 2012-1-29 09:36:10

鲫鳓鲌鲳鲇……特殊鱼名一览表

本帖最后由 shenyileirob 于 2012-1-29 14:53 编辑

相关的帖子看这里:《鲶鱼、青鱼、鲫鱼怎么说?》。之所以新开一帖,是因为原帖曾被我搅得有点乱,而今又有了新的发现,想好好整理一下。我提议干脆把本帖作为汇总帖,而原先那个作为讨论帖好了。实在不好意思。
——————
宁波话里一些鱼名有特殊的语音:“河鲫鱼”ghouci(≠cih)ng,“鳓鱼”lei(≠lah)ng,“鲌鱼”ba(≠bah)ng,“鲳鱼”tsho(≠tshaon)ng,“鲇鱼”nian(≠ni)ng。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本阳声韵或入声韵的鱼名变成了相应的阴声韵,并且可以注意到,尽管不合于今韵,这样的对应关系反映的韵系和一个半世纪前的宁波话是吻合的。比如‘鳓’lah</leʔ/~/le/>lei,‘鲳’tshaon</tʃhɔŋ/~/tʃhɔ/>tsho。(另外“鳓鱼”上字阳平去,而“鲌鱼”上字阳上,不知阴声韵化后声调分化条件,存疑。)
变化的起因是下字‘鱼’ng这个成音节鼻音的粘连,导致了上字韵尾的失落。不过“鲇鱼”有一点特殊:‘鲇’ni</nĩ/</niæm/~/nia/~/niaŋ/>nian。这里的/niæm/至少也要上溯到乾隆朝了,而后来的/nia/因为是个边缘音节,故而进一步和下字‘鱼’再一次发生了同化而成为了nian。
还有一个规律,就是起了变化的一般是“专名”的鱼,简单讲就是字形上带个鱼字旁;相反地如‘黄鱼’‘青鱼’,倒没有变化。这其中构词的理据性大概也起了一定作用。当然这只是就宁波的情况的不完全的归纳。更如‘鮸鱼’‘鳊鱼’,从今音来看是看不出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变化的。还有例外如‘箬鰈鱼’niohthah''ng,有可能是首字入声的节律调制起了作用。这里抛砖引玉,只是为了给各位讨论相关现象时多开拓一条思路。
此外据我观察,这些特殊的名称似乎在书面语的语境中是不常用的,即读字时仍倾向于读本音。这有待进一步证实。
——————
楼下请列举各地的情况,如:

宁波:
河鲫鱼ghouci(≠cih)ng
鳓鱼lei(≠lah)ng
鲌鱼ba(≠bah)ng
鲳鱼tsho(≠tshaon)ng
鲇鱼nian(≠ni)ng
有补充或更正的可发评论,我会相应地更新。讨论可去《鲶鱼、青鱼、鲫鱼怎么说?》
http://wu-chinese.com/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shenyileirob的微博

shenyileirob 发表于 2012-2-7 15:23:27

绍兴:
鲫鱼 cin(≠cih)ng
甲鱼 kan(≠kah)ng
鲚鱼 zhin(≠zhi)ng
乌鳢鱼 ulin(≠li)ng
【餐-食+鱼】鱼 tshan(≠tshaen)ng
由此可见绍兴的趋势正好和宁波相反;宁波是阴声韵化,而绍兴是阳声韵化。

热度 发表于 2012-2-8 13:16:50

河鲫鱼ghəu ci(也可能是tsi) ng
鲳鱼tshaonng、tsopieng 車扁魚
鲇鱼nyieng   鯰魚?鮎魚?
鱖魚kueing
比目魚逆搨魚? nyi qtha q   ng
金魚cincinng

鱸魚 黑魚 青魚 黃魚 帶魚 白魚 鯉魚甲cia q魚   :tsohnih:木mo q魚ghiu

富春山越 发表于 2012-2-8 23:25:30

鲫tɕieh
鳓 leh
鲌 bah
鲳tshɒŋ
鲇 nyien

寒寒豆 发表于 2012-2-10 03:52:46

宁波海鱼真多啊,羡慕的。苏州一带几乎只有淡水鱼,难得吃到海鱼,大部门名从主人吧,很多还叫不上名字,苏州的海鱼叫法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鲫鳓鲌鲳鲇……特殊鱼名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