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lzq 发表于 2011-11-7 23:03:39

江阴人为什么不说江阴话

学校教育脱离了方言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把每年9月份第三周定为国家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市也积极响应号召,依法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城区和乡镇的学校里,记者随机和学生进行了对话,孩子们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家里老爸老妈跟我也是用普通话交流。”
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的裴晓航表示,在学校,学生接受的都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以前教师的口语总夹带着方言口音,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我们自己也加强了语言方面的练习。”不管是授课、室外活动、课间交流,在学校到处都是普通话。
“现在的孩子好像不用教,就都会讲普通话,反而江阴话不会说还不算,有些土谚语根本听不懂。”裴晓航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并正确运用普通话是无可非议之事,但出了校门,孩子仍然生活在被普通话包围的环镜中,并不是好事。“江阴话里有很多文化在其中,不运用就没有了解,不了解怎么爱家乡?”
裴晓航发现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很多家长面对小孩,会不自觉地将口音从方言切到普通话,其中绝大部分夹带着江阴方言在其中,“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老年人不正确的发音和词汇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没有益处,反而会让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扰。”裴晓航建议,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多用江阴话与孩子交流,“用家乡话聊天,彼此距离也会靠近很多,大家不会觉得‘见外’。”

cocolzq 发表于 2011-11-7 23:04:38

网络语言让方言难容身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这句话如果出自“80后”、“90后”的年轻人口中,或许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但是如果这句话出自一个“00后”的小女孩口中,是不是有点啼笑皆非?
小陆的女儿今年3岁,是个斯文安静的小女孩,最近孩子张口闭口就是“伤不起”。“昨天我下班回家,女儿就冲过来说了句‘伤不起’。”这让小陆非常震惊。他分析,可能是自己平时爱玩网络游戏,在与玩家语音聊天时,或多或少掺杂了一些网络流行语。“但我从来没在生活中教女儿这些,她都是从哪学来的这些网络词语呢?”小陆猜测,孩子在托儿所受其他小朋友影响的可能比较大,“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都是网络语言的主流传播者,跟孩子交流基本不用方言,孩子耳濡目染,自然随口就是网络语。”
身为一个资深的网民,小陆已经不自觉地将网络语言融入了现实生活中。“我只有跟父母交流时才转换语言,工作普通话、带小孩普通话。”小陆觉得与同龄人交谈,必须有网络语言的加入,这样才有趣。当养成了这个习惯后,小陆甚至在与家人聊天时都会不自觉的在方言中夹杂一些流行的网络流行词汇,“神马都是浮云、我勒个去、尼玛……当我在话语中加入这些词汇,父辈们都已经习惯忽略这些词,拣听得懂的跟我交流。”
尽管小陆自认为频繁使用网络语言没问题,但当他听见自己女儿说“伤不起”时,他意识到了网络语言对方言的冲击“女儿不会讲江阴话,怎么算是江阴人。小孩子在没有文化积淀的网络语言环境中成长,不是一件好事情。”小陆决定慢慢开始教女儿说家乡话。

cocolzq 发表于 2011-11-7 23:05:17

社会融合导致语言统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注入也加速了普通话的流行。这一点,记者在一些服务场所和大型企业、公司内亲身体验亲耳所闻。本地、外来人口不断融合,使得语言渐趋统一,普通话变“强势”了。
这几日,记者走了十几家小店,包括小餐馆、服装店、便利店等,体验下来,几乎所有的老板见到客人都是首先以普通话打招呼,只有当客人讲江阴话时,才改以江阴话交流。
记者走进益健路上一家服装店,老板李女士微笑着用普通话招呼:“随便看看”。交谈下来,李女士的普通话讲得流利,略有点方言的口音。她说,在她的顾客中,有一半是外来人员,本地人尤其是年轻人来买衣服也讲普通话,所以,普通话是她和顾客交流的主要语言。渐渐地,李女士的普通话越来越流利,有时甚至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也习惯了讲普通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普通话的推广。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就像四六级英语证书,成为在职场发展中的工具。
陶婷在我市一家民营企业负责招聘工作,她说:“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员工既有本地人口,也有来自安徽、江西这些地方的,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交流成为个人发展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不会讲普通话或是普通话中掺杂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对个人在公司的发展会产生阻碍。”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市民认为普通话的好坏对个人的发展和交际的确有影响。“普通话好像更方便彼此交流。”

cocolzq 发表于 2011-11-7 23:06:03

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寻找平衡点
“江阴方言不仅是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还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江阴方言,同时也就保护了江阴文化的多样性。”《江阴方言集》作者邬丽雅认为,推广普通话,并不影响方言的生存,大家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方言营造一片生存“绿土”。
人称江阴话为“十八蛮”,因为江阴闲话语音语调太富于变化,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个性。1645年81天抗清,血洗江阴城,全城幸存者仅有老小53口,江阴变成了一个移民城市,这就注定了江阴方言的多姿多彩。据邬丽雅介绍,江阴方言分为5个片区,分别有5个特点,城里话硬,东乡话拖,西乡话犟,南乡话团,滩里话侉。除此之外,江阴人性格刚强,城里人讲话的语音语调硬气,而乡村的语汇比城里丰富,更有韵味。
与过去相比较,江阴方言呈现一定程度的“式微”。在普通话和方言使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邬丽雅建议,不妨让普通话和方言在交际场合及交际对象上有所“分工”,普通话可作为工作语言、正式语言,方言作为生活语言。学校在传授现代化知识的同时,也给方言一个舞台,在适当的时候强化方言教育。
“江阴的新闻媒体在保护方言方面作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比如江阴日报推出的《江阴顺口溜》,电视台推出的《阿毛来着》、《山海经》,电台制作的《江阴话考托福》等,这些精彩节目很贴近生活,让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品味了一道味道鲜美的‘江阴土菜’。”邬丽雅老师认为,保护方言还应当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进行,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媒体可以再接再厉,推出更多既趣味横生、又能起到保护方言作用的节目、栏目。

cocolzq 发表于 2011-11-7 23:07:20

请给方言多一点空间
之前在网络上曾掀起一场保卫粤语的大讨论,大致内容就是普通话的推广挤压了粤语的存在空间,造成了粤语的流失。不只粤语,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方言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语言环境的融合统一,使得本土方言的生存空间渐渐缩小。但说到底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之间并不对立。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渐渐成了“弱势群体”,但方言作为当地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很多民间传统,它的流失势必造成当地文化传承的断层,所以,保卫方言必须行动起来。请给方言多一点空间,在交流中感知方言的美丽。

热度 发表于 2011-11-8 19:36:20

覅講了,現在中國人普通話水平其實也都很一般,既會那麼一些常用的官話發音,但又逐漸忘卻自身方言,更可悲的是文字表述能力之差勁。
臺灣的余光中老先生最近就說起過“尊敬的×※※你好”其實應該用“可敬的”,因爲“尊敬”本是動詞,有“可敬”這樣一個固有詞語足以表達準確意思
:toohot:

shenyileirob 发表于 2011-11-8 21:24:08

热度 发表于 2011-11-8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覅講了,現在中國人普通話水平其實也都很一般,既會那麼一些常用的官話發音,但又逐漸忘卻自身方言,更可悲 ...

“可敬”反讽意味不够浓厚。“尊敬”更有味道。

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11-11-8 22:30:07

我反正老早就说过了,任何哀求都是无用的,护吴只有一种途径,即用行政力量,然后大家发挥想象

热度 发表于 2011-11-9 19:34:51

神麻儕是空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阴人为什么不说江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