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北宁 发表于 2011-10-19 21:05:21

《天下宁波帮:乡音雅曲“四明南词”》

《天下宁波帮:乡音雅曲“四明南词”》

  作者:李蔚波

  四明南词属弹词类,俗称“宁波文书”。是宁波地方曲艺中的一支奇葩。由于词美曲雅,在封建社会中深受士大夫们欣赏。过去一般不进入书场茶坊,而多在大户人家的喜庆堂会上演唱。因此宁波流传一句老话,就是“文书进画堂,武书(即评话,俗称“讲武书”)坐茶坊,走书奔农庄,新闻串四方”。

  追溯四明南词的渊源,约有300年左右历史。明末清初,宁波已有一批文人雅士组织了“诗词歌赋社”和“丝竹社”,对宁波文书进行节目和曲调的研究。由于清初满族统治者采取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良好举措,为民间地方戏曲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宁波文书在“康乾盛世”发展很快。至乾隆年间,宁波新街一带已有不少专业性的行会组织。据艺人口碑所传:乾隆在位六十年,曾六次巡幸江南,其中有一次来到宁波,住在白衣寺跟章状元家中,听过当时的宁波文书,十分赞赏地说:“此乃是词,不应称书。”由此宁波文书始改称为“四明南词”。又有传说乾隆帝回京之后意犹未尽,曾命地方官选派四明南词艺人入京,在宫中传授南词技艺,叫一个臣子学弹琵琶,叫一个妃子学敲扬琴。后来南词艺人把敲扬琴的小竹签称为“飞子”,其名由此而来。这些传说在南词艺人中颇为流传,但在宁波志书中并无记载。

  据有关资料查证,四明南词的鼎盛时期应在道光年间,宁波新街一带每天丝竹悦耳,笛箫飘韵,十分闹猛。当时有崇德社(人称老同行)、永裕社(人称新同行)、引凤轩(业余票房组织)等行会组织,连同城郊、镇海、奉化一带,从事南词演唱的艺人共约280余人。鸦片战争以后,民气民风一变为慷慨激昂,人民需要粗犷激越具有反帝反封建精神的文艺活动,而四明南词曲高和寡,一度趋向下坡。直到同(治)光(绪)年间,新街出现一些新的行会,最有名的是“丝竹歌咏班”。这个班重视传统书目的整理,还在长篇书目中选择精彩的章回改编为“折子书”,如《双珠凤》中夫妻相会的“送花楼会”、《珍珠塔》中母子夫妻重逢的“大团圆”,迎合大户人家喜庆堂会图个吉利的需求,很受听众欢迎。并拥有一批很出色、有影响的艺人,如陈金恩、滕云清、戴善宝、虞锡堂、何贵章等,人称“五公座”,各擅所长,名噪一时,同时收徒传艺,成为四明南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民国以后,四明南词逐渐衰落,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宁波一度沦入日寇之手。南词艺人对唐代乐师雷海青非常崇拜。相传雷系盲人,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所俘,雷手捧琵琶大骂安禄山,并将琵琶砸向安禄山。艺人崇尚他的气节,不愿为沦陷区粉饰太平,不少人辍业停唱,新街一片萧条冷落。抗日战争胜利后,南词艺人重操旧业,但风光不似往昔。至解放前夕,从事演唱的仅有二三十人。著名的有柴彬章、陈莲卿、俞长寿等。甬剧著名艺人徐凤仙、金玉兰也曾拜柴彬章为师演唱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在宁波地方曲艺中,以高雅著称。在表演艺术上要求较高,演唱艺人不仅要有“唱、念、表、白”的功底,而且要有弹奏“弦子”的硬功夫。这里讲一个小故事:“五公座”之一的戴善宝,不仅在演唱书目中饰演分口生旦净末丑角色逼真,唱腔声情并茂,而且弹奏三弦的功夫堪称一绝。有一次他在唱堂会时,自弹三弦正唱到紧要关口,突然一根弦线绷断,音乐戛然停止,听众哗然。此时戴善宝并不慌张,向坐在前排听书的一个扎鞋底的妇女索取一根鞋底线,迅速装在三弦上继续弹奏下去,直到这回书演唱结束。在场观众无不叹服他的三弦弹奏技艺,从此他被称为“铁三弦”,这件事在同行中传为佳话。

  四明南词的主要书目有《珍珠塔》、《玉蜻蜓》、《白蛇传》、《果报录》、《西厢记》、《雨雪亭》、《盘龙镯》等。其演唱形式有:单档(唱兼弹三弦)、双档(加扬琴)、三档(再加琵琶)、五档(再加二胡、凤箫),之后根据伴奏人员的条件可灵活增加阮、双清、筝、鼓板、月琴等乐器,就形成为七档、九档、十一档、十三档。南词演唱常用曲调有词调、赋调、正赋调、平湖、紧平湖,俗称“五柱头”。唱腔大多是七字句,有的间嵌衬字,流畅动听。在开演之前或中间休息之时,乐队往往演奏江南丝竹乐曲,如《四合如意》、《三六》、《将军令》等。此时,演奏员各显身手,配合默契,以显示该班社的艺术水平。

  在1950年版南词《祝福》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的记载:“吾甬在同光年间,擅其技者,多荟萃于郡城之新街一带。凡奏技,设座于堂之西首,中坐者面东,佐之者四人或六人、八人,有多至十余人者,分坐两旁。人手一乐器,有琵琶、胡琴、笙、箫、阮之属。男女老幼、贤愚忠佞之音容笑貌,出于一口,维妙维肖。其曲调繁复,近百余种,抑扬婉转,或疾或徐,八音先谐,低昂合度,如急风暴雨之骤至,如流水行云之闲适,无不各尽其致,悠然为之神往。每有胜会,宾朋纷集,正襟危坐,一室无哗,固不必霓裳羽衣之声音为尚也。”这就是旧时四明南词演出时的场景。

  四明南词因以乡音说唱,妇孺能解,在浙东北一带享有盛誉,深受群众喜爱;并能使旅居异乡客地的甬籍游子勾起无限思乡之情,在海内外也有广泛影响。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继承祖国民间曲艺遗产,宁波市文化行政部门曾办起了戏曲学校和曲艺团,由柴彬章、陈莲卿、俞长寿等老艺人执教,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南词艺人。惜乎!在十年动乱中和其它原因,组织解散,人员转业到其他岗位,“水土流失”后继乏人。目前仅存的几位老艺人也都年逾古稀,抢救已属燃眉之急。2001年,市文化局组织力量编写了四明南词开篇《中华旗袍》,由市群艺馆组队演出,在全国获了大奖;2003年,市文联发动曲艺界热心人士,搜集资料编撰《宁波地方曲艺传统书目精选·四明南词卷》,即将出版。这些可喜的消息令人欣慰,衷心祝愿宁波曲苑的古老曲种———乡音雅曲“四明南词”,犹如古木逢春,重放异彩。

宁北宁 发表于 2011-10-19 21:06:28

“四明南词”走进爱菊艺校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阿拉宁波欢迎您。喂,朋友啊,慢慢走,悠悠玩,三江美景人称赞……”6月3日下午,海曙区国家级非遗名录“四明南词”的五位表演者走进爱菊艺校,为现场近300名学生表演了南词开篇《阿拉宁波欢迎您》。

四明南词俗称“宁波文书”,属弹词类,产生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誉为“宁波地方曲艺的奇葩”。很多学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四明南词”,因此充满了好奇心。在短短的几分钟演出中,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仔细倾听,还有学生在下面拿着歌词轻轻哼唱。


“四明南词是第一次走进学校,我们希望能有新鲜血液注入进来。”表演者陈祥源说,“我们五个人的年龄加起来已经330岁了。”据了解,现场的5位表演者中,年纪最大69岁,最小也有63岁。他们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入宁波市戏曲学校,学唱“四明南词”的科班学生。

“仅存的几位老艺人有的已年逾古稀,抢救四明南词已是燃眉之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爱菊艺校校长朱宁说,学生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他们现在接触到的多是现代乐器,了解和学习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进步,这也是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下宁波帮:乡音雅曲“四明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