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yileirob 发表于 2011-10-3 21:16:15

‘阿’字句的冷遇——苏宁之叹

暑假里我们的军训是驻无锡部队承训的。我们的教官是河南人,有一天半开玩笑地问我们:(普通话)“你们阿懂?”结果众人不知所云。于是重复一遍,还是无人听懂。我便越俎代庖向众人解释。上学期未分专业时班上曾有一无锡人以为‘阿’字句人尽皆知,也是不想反落了个冷场。
按说上海本地人不少,居然都听不懂,苏宁一带的‘阿’字句影响力可见一斑。想当年苏州、南京历史上长期是吴语、官话的代表,今日境遇如此,叹叹。
另外不知‘阿’字句的具体分布。只知其大致分布于苏宁之间,而不知其四至。常州阿有?镇江阿有?扬州阿有?

乌程仔 发表于 2011-10-3 21:58:53

另外不知‘阿’字句的具体分布。只知其大致分布于苏宁之间,而不知其四至。常州阿有?镇江阿有?扬州阿有?

“阿”字句在吴越方言区大体分布在苏州地区,无锡部分地区,上海地区有没有不大清楚,可能有。在官话区,听说南京有过,镇江,扬州大概没有。

人人头 发表于 2011-10-3 22:08:56

江淮多说“果”,可能是“可”的变音。

乌程仔 发表于 2011-10-3 22:21:26

人人头 发表于 2011-10-3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江淮多说“果”,可能是“可”的变音。

江淮一代,那么说来这种形式可能是楚语的遗传。

sacheong 发表于 2011-10-4 00:03:04

我爸对上海话的印象就是两个词:“哪恁”,“阿是”:cool:

热度 发表于 2011-10-5 16:32:32

按说上海本地人不少,居然都听不懂‘阿’:amazing::plotting:

神死恸瞑 发表于 2011-10-6 00:34:19

阿是的疑问句格式,明显是苏州话传入上海话。松江话里原来没有,所以原松江府的本地人听不懂是正常的,前提是和市区以及嘉定宝山没怎么接触的情况下。

热度 发表于 2011-10-6 11:23:28

原來是指500年前還是50年前?如今上海市中心城區在100年前就已然是五方雜處了

乌程仔 发表于 2011-10-6 11:34:58

热度 发表于 2011-10-6 11: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來是指500年前還是50年前?如今上海市中心城區在100年前就已然是五方雜處了 ...

50年前

热度 发表于 2011-10-6 12:10:53

50年前就是1960年代開始,對7樓所表示的原來松江府……表示不解

神死恸瞑 发表于 2011-10-6 23:29:22

我说错了,松江话里没有。上海话原来也没有。至于原来是什么时候,这个就很难追朔了。毕竟苏州话开埠前就已对上海话有影响了。

mandarin 发表于 2011-10-8 23:14:28

把阿恢复起来,多少好听

乌程仔 发表于 2011-10-9 14:20:02

mandarin 发表于 2011-10-8 2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阿恢复起来,多少好听

恢复不起来了,上海话原来没有的。

shenyileirob 发表于 2011-10-9 15:48:37

mandarin 发表于 2011-10-8 2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阿恢复起来,多少好听

我也觉得。虽然写不出本字,但一点也不觉得土气,反而显得典雅。

乌程仔 发表于 2011-10-9 17:09:21

shenyileirob 发表于 2011-10-9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觉得。虽然写不出本字,但一点也不觉得土气,反而显得典雅。

这是一种奇怪的句式,在世界也罕有,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fay 发表于 2011-10-9 22:26:42

句式不奇怪的,无非是“可XX”和“XX不”,应该就是来源于“可”吧。
中官有说“可”,淮语有发keh,皖南也有发hah,都是一类。
长兴普遍说“阿”,湖州就不怎么说了,宜兴也不说。

苦露酷亿 发表于 2011-10-11 10:56:00

扬泰地区也有啊字句的分布的

发表于 2011-10-14 15:21:28

浙江湖州这边也是用“阿”字句的~

热度 发表于 2011-10-14 19:00:35

此句式“阿可2字”互通假

双相障碍 发表于 2011-10-18 18:13:40

常州没有这种句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阿’字句的冷遇——苏宁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