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母语
- 吴语
|
发表于 2017-4-29 08:37:43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候,东西两山大多数人去上海谋生,比如十六铺码头,就有东山人专用码头。特别是东山,翁席刘严四大家族几乎都在上海创业或谋生,其余万氏,汤氏,金氏等也颇多。我在93年时候在上海遇见过原东山籍严氏家族旅沪聚会,整整500多人,身份证上籍贯一律都是江苏吴县东山。像我祖父辈,都有在上海谋生的经历。东山人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上海渗入政治、经济、教育领域,比如普陀区政协主席沈莱舟,民盟主席,副市长严携祺,人大主任叶公琦等等,都是东山人。两地文化、经济多有相互渗透,保罗解放后,上海和东山经常有经济往来,80年代东山的乡镇企业,大多是和上海合作的,所以东山和上海有些话语接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