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79|回复: 12

松 江 历 史 和 松 江 府 建 置 沿 革 述 略(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8 22: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 泉 达

[提 要] 松江本是东海滩上大潮沟,随太湖形成而成为泄水河道,并在汉代以恢弘气势得名。历来学者视其为《禹贡》“三江”之一。本文认为“三江”并非实数,且与松江无涉。
当松江蜕为太湖尾闾,又因自然因素幻变、经济活动加剧,致昔日宽阔江面索狭。而在此一地貌异化的同时,这个区域的经济云蒸霞蔚,以其“国用所恃”的实力,使所在政区得以“松江”冠名。
[关键词] 区域历史 松江 太湖 政区沿革


松江,是若干古陆板块在地质年代俯冲缝合,及沉积运动,滨面变化等诸多因素作用下产生大潮沟后,因太湖出现,被袭夺为泄水道,遂由大潮沟演变而来。因此提及松江历史,必然涉及太湖成因。但松江之名产生何时、凭何命名?产生后又怎么演绎出以松江冠名的政区建置?
对于前者,论家鲜有述及。对于后者,硕学言之多多,惜或失不备,或存夺误。于是,留给笔者拾遗补缺机会。此呈管窥筐举,守厥所见,未可以言八肱之形埒,信万事之精练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江”之名的由来
松江之名源于何时?史无定论。笔者查得最早出处是《水经》,其卷二〈沔水〉条下云:
南江又东北为长渎,历河口东则松江出焉,江水奇分,谓之三江口。又东至会稽
余姚县东入于海。
《水经》作者桑钦,西汉后期

河南人,字君长,是古文经学派始作俑者孔安国传人。
但学不限《尚书》,兼《毛诗》、《左传》。因此,对“古今地理志之祖”② 的《禹贡》之理解,
极具功力。而班固《地理志》多处转录桑钦《地理志》,也就在情理中。惜桑钦《地理志》
早佚。
目前所能见到述及“松江”的文献又以桑钦《水经》为最早,而桑钦为西汉人,则以此
认为“松江”之名最晚始于西汉后期的观点,当能成立。
“松”,在古文中写法多样,一作“梥”,或作“ ”,又作“庺”。它的字意,也有多
种,但与“松江”能关联起来的,当训“容”为贴切。
《春秋公羊传·文公二年》有“虞主用桑,练主用栗,用栗者藏主也”一句。其《注》
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松犹容也,想见其容貌而事之,主人正之意也;
柏犹迫也,亲而不远,主地正之意也;栗犹战栗,谨敬貌,主天正之意也。”
古礼,人死改葬,还祭殡宫叫虞,所立神主用桑木制成,故虞祭又称“桑主”。“练主用
栗”,指父母去世十三月时,举行一种叫“小祥”的祭礼。意吉利,《仪礼·士虞礼·注》: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水经》、《水经注》条云:《水经》三卷,桑钦撰。“桑钦,不知何人。《邯
郸书目》以为汉人。晁公武曰成帝(前 32~前 7)时人,当有据。”笔者考《通典》,见杜佑在卷一七七“济
源”条下注曰:“《水经》是和帝(89~105)以后所撰”,但杜佑不详所撰者名氏。可见唐宋时人,对《水
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已有分歧。此从《汉书·孔安国传》。

艾南英:《禹贡图注序》。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祥,祭名。祥,吉也。”行“小祥”时,后辈戴白练所制冠,故小祥之祭所立神主,谓
“练主”。又,“练主”为栗木制,唐以后通称宗庙神主为“栗主”。《旧唐书·礼仪》六:“谨
按典礼,虞主用桑,练主用栗重作栗主则埋桑主。”《公羊传》引文及注是说,夏后氏在父母
死后一周年举行祭祀时,以松树作祭礼。原因是松树猷劲挺拔而常青,其容貌可志精神,可
征被祭奠者形象之伟岸、博大,且冥冥中得几分对神敬畏意蕴。
据此可知,汉代之前,“松”的字意,在当时人的观念中既有宏大、挺拔等义,又可与
神灵沟通,而且将这层意思用于形容崇敬或恢弘对象的容貌、形态。如《诗·小雅·斯干》:
“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毛传》:“苞,本也。”孔颖达疏:“以竹言苞,而松言
茂,明各取一喻,以竹笋丛生而本穊,松叶隆冬而不彫,故以为喻。”
顾名思义,“松江”之“江”,在当年应该不失磅礴气势,而且汹汹激流,令人肃然生
惧。换言之,“松江”之所谓“松江”,正在于当年它是以恢弘而凌厉气势取胜。唐或唐之前
人咸仲 就持此看法,陆广微所著《吴地记》松江条下节录有咸仲的意见:“松,容也。容

裔之貌。”②
显见,咸仲之说不是兴致所至的漫言。南宋初,程俱《松江赋》描述的松江,即剪影
出它的壮观气势:
地脉四达,衍为松江。汹汹浑浑,溶溶洋洋。…… 乘云气,御飞龙。指包山于遗
砾,揽五湖于一钟。③
以事物形状,或以自然形胜对某一对象进行命名的事,在古人是常事。因此,笔者认为
松江之名得之于对其形势恢弘的赞词,应该是有根据的。
“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新解
其实,讨论松江之名出现的时期和松江之名由来,仅是对钩稽松江历史的揭榜。为了
深入,我们不得不重温《尚书·禹贡》中那句耳熟能详的话:“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因为
世说《禹贡》“三江”,松江或居其一。
但古往今来注疏《禹贡》“三江”的诸子百出,意见互异,④ 所以,“三江”果系松江于
其中否,就成为《禹贡》地理上之大难题。
然而,硕学鸿儒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松江”归属“三江”否的问题上,囿于知
识面,其实迷茫。所谓汉儒附会、宋儒变乱,搅得头绪纷繁枝蔓。不过若将其综合,仍可归
纳出主导释《禹贡》“三江”的基本观点:作为一派的松江,同源于长江。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及清末,又有洋人掺进这场不曾有终极的纷争,于是,本在国
人间“拳脚”,属人文学科范畴的公案,既交叉自然学科,又广之世界。
滥觞者,国际地理学会会长、德人李希霍芬。?
1868~1872 年间,这位柏林大学校长先后七次到中国调查地质、构造线分布等,出版了
举世第一部较为系统论述中国地质的著作——《中国》(三卷)。

咸仲的生卒不详,但是陆广微则为唐熹宗时人,其所著《吴地记》既然记录了咸仲对松江之称的由来,
那么,咸仲与陆广微或为同时期人,或为唐之前人。

陆广微:《吴地记》,见《说郛》委宛山堂本第一二○卷。

程俱:《松江赋》,转引自《吴郡志》卷一八。

诸子异见,极为繁复,撷其分歧之大要,可辨为五家:一、长江下游入海三条支流说,以《汉书·地理
志》为宗;二、太湖入海之三水说,以庾仲初《扬都赋》注为宗;三、长江以外三水说,以韦昭为宗;
四、长江和其他二水说,以郭璞为;五、长江上、中、下游说,以徐锴为宗。对此五说,详见胡渭《禹
贡锥指》,恕不一一。按《锥指》,是集以往研究《禹贡》大成的著作,它不仅对诸子疏解“三江既入,
震泽厎定”,撷精要而存真,且每将自己思辨之至,锤炼成点睛之笔予以直抒,因而在《禹贡》学史上具
有里程碑意义。嘉庆《杭州府志》卷八本传云:“国朝浙江治经学者,鄞县万斯大、萧山毛奇龄、嘉兴徐
嘉、秀水朱彝尊,核其撰述,渭为称首。”可见后人对胡渭在学术上的贡献,评价之高。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希霍芬相信长江三角洲的顶端从芜湖开始,认为芜湖和当涂附近河谷罗列,长江循着
冲积地带流经太湖入海是有可能的。这样,李氏近似赞同松江同源长江的观点。
但李希霍芬的立论遭到奥地利人洛采的挑战,洛采认为芜湖与太湖之间存在分水岭,没
有通行河槽。长江之水不可能流经太湖再趋东海。
为判明是非,1896?年,李氏延请却洛克考察芜湖与太湖之间的地形。?
1897?年?3?月,却洛克从太湖乘船经宜兴、溧阳、高淳到芜湖,在高淳东南?30?公里处的
东坝地方,详加测量,最终给出以下结论:
东坝所在是长江与太湖之间的分水岭。它由上下两坝组成,上坝在西,下坝在东,
两坝相距?5 公里。上下坝间的河道叫“中河”,上坝之西与芜湖之间的运河叫“上河”,
下坝之东与太湖之间的运河叫“下河”。中河水面高出太湖?55?公尺,高出芜湖附近的长
江水面?52?公尺,两岸坡度均匀,为人造河流无疑。①
无独有偶,1915~1916?年,荷兰人海定施丹调查长江下游后也认为,高淳与溧阳间之东
坝水道,仅为一人工运河。②?
1919? 年,丁文江在所撰《关于芜湖以下扬子江流域的地质报告》中更进一步指出,两
坝之间的运河完全是人工在黄土丘陵中穿凿而成,长江从来没有分支流经高淳。③
刘季辰、赵汝钧的《江苏地质志》与丁文江意见一致。④
显然,却洛克、丁文江等地质家的结论不容置疑。而这个结论的意义不仅在于证明太湖
与长江不同一个水系,重要的是,间接证明作为太湖泄水道的松江,与《禹贡》“三江”无
涉。
如此,古人诠释“三江”的议论,实不可多信。或者讲,松江与《禹贡》“三江”耦合,
实是《禹贡》成书后,被差强《禹贡》作者本意。因此,晚近指“《禹贡》三江之不明,误
自班固,始《汉志》”,⑤ 诚为明理。
至此,可以明确指出,以往释《禹贡》“三江”多有舛误。
其一,《禹贡》中之三、九等数字,只不过约数,它所表示的是多数与次多数之意。但
自班固以来注家,却将此解读成实数,于是就有稽考《禹贡》“三江”在地理上具体走向的
纷争。其实《禹贡》“三江”,大致是泛指长江三角洲水系而言,并不实指具体哪三条江。
其二,由于缺乏气候变迁和地貌及沉积方面知识,导致对“震泽厎定”误读。
众所周知,《孔传》云:“震泽,吴南大湖名,言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⑥ 《正义》
曰:“江从彭蠡而分为三,又共入震泽,从震泽复分为三,乃入海。”⑦ 这是说长江或它的分
支入海之前先入震泽。他们的这个观点与李希霍芬意见相近。但洛采的反对和却洛克、丁文
江等实地勘查、研究,说明长江从来没有分支流经高淳入震泽。
要之,《孔传》与《正义》是否失去意义?不能简单结论。如果考虑古气候学、地貌学
和沉积学等因素,它们就有合理部分。且至为重要的是,一旦弄清这些问题,不仅对准确理
解相关文献必要,更对松江演化,继而对松江为何由一条大川名衍生出一个政区名,探出些
许端倪。
为此,本文有理由对太湖成因问题在跨学科间作适度展开。

参见《水乡江苏》页 17。新知识出版社,1956 年 12 月版。

参考 H.V.Heidenetam:?Report?on?the Yangtze?Estuxrg1917。

《Report?on?the?Geology?of?the?Yangtze?Valley?Below?Wuhu(《关于芜湖以下扬子江流域的地质报告》),原
载于《Whangpoo?Conservancy?Board,Shanghai?Harbor?Investigation?Ser.79》,重印版,Vo1.1。后由汪胡桢
译成中文,刊登在《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月刊》1919 年第 1 卷,第 1、2、3 期。

参见《水乡江苏》页 17。新知识出版社,1956 年 12 月版。

胡渭:《禹贡锥指》卷六,据《四库全书》本。

《尚书正义》卷六,《禹贡》。

《尚书正义》卷六,《禹贡》。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归纳相关资料,太湖成因,主要有泄湖、① 构造湖、② 堰塞湖 和陨击湖


等看法。
“泄湖说”是关于太湖成因的较早假说。该假说认为,全新世(亦称冰后期。开始年代
据今?12000~10000 年)海侵最大时(距今?7000~6000 年),太湖地区沦为沧海,海水直拍西
南部山地丘陵和大茅山山麓,以后由于长江南侧反曲沙咀的发育延伸,造成此区泄湖式的海
湾。30?年里,这一观点广为各界注意。但随着?1960 年代以来,太湖流域平原区以及太湖、
阳澄湖、淀山湖和鬲湖等湖底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相继发现,⑤ 证明全新世中期太湖地区一
直是陆地环境,从而使“泄湖说”在解释太湖成因方面遇到了困难。
“构造说”是?199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观点。它强调太湖形成与断裂构造的控制影响有
关,主要依据是太湖基底老地层中有较多的断层构造,至于这些古老断层构造究竟与现代地
貌——湖泊的形成有何关系,尚未很好地加以说明。
“堰塞说”也是?199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观点。它注重从现代地形和水文因素的变化方
面探讨太湖的成因,指出太湖湖底坚硬黄土上的古河道被淤泥堰塞,湖泊在近期人类历史时
期形成,这期间太湖水系的出海口淤塞,渲水不畅,加上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如降水增加)
影响,导致零星湖泊相继出现和扩大。并且逐步相联,形成大水面。
陨击说是?19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猜想。论者指出,“太湖是一个古陨石冲击坑”。⑥ 以
后随着地质方面论据的不断被发现,得到人们的积极支持,其中包括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主席
布克教授和国际冲击构造委员会主席夏普顿博士。⑦主要内容是:陨石从南西向北东方向以?
30~50?? 的斜角向地面飞落,在今日太湖西岸的位置撞击地面。由于陨石密度底,撞击时发
生强烈爆炸,形成散弹式多点冲击,产生了大而浅、冲击变质强度低的太湖陨石坑。
综上所述,各派学者解太湖成因,从地壳深源到宇宙太空,结论虽莫衷一是,但除却泄
湖说外诸说,有一点取得共识,即现代太湖起源于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南翼泛滥平原上的小湖
沼群。这就是说,即使太湖前身是地质时期陨击所致,或者基底是断层构造,至全新世早期,
也已被长江三角洲平原充填、占据。
这之后,太湖流域下游地区经历了由距今? 7000? 年以前的“地势高亢的阶地平原”,发
展成距今? 7000~4000? 年前(部分延续至距今? 2500~2000? 年)的泛滥平原,再发展成距今?
2500~2000?年前的“湖荡洼地”的变化。这个变化说明,距今?6000?年前不存在大太湖。其
中至少包括三个因素:?
1.冰后期或全新世早中期发生海侵,对长江三角洲顶部的镇江地区 和尾部上海地区


之长江水系发生顶托,引起淡水倒流,长江水系输送的泥沙因此呈溯源性沉积发育,导致
河溪潴水,下游水位受壅抬高,三角洲平原地下水位随之上升,直至沼泽化;在此同时,高
水位的上游河水又广泛横溢,沿河流方向下趋枝蔓成零星的狭长湖荡。?
2.壅水虽导致平原沼泽化并衍生湖荡,却不足以使之合并。合并必须拥有更充足水源,
而此水之源,就是太湖流域的降水高峰。据全球气象资料,我国东部大河中下游流域,距今?
6000?年来,约有?5 个显著高峰,一个高峰可延续?1000?年或?500?年。当第二、三降水高峰期

陈吉余等:《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地理学报》,25(3)。

陈月秋:《太湖成因的新认识》,《地理学报》,41(1)。

景存义:《太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演变》,《地理科学》,1985 年第 3 期;孙顺才等《太湖地形及
现代沉积》,《中国科学》B 辑,1987 年第 12 期。
④?
1984 年 4 月 10 日,由江苏省地矿局遥感研究所严刚的《太湖地区旋纽构造群》论文,首先提出。

这些遗址包括马家浜文化(距今7100~5900 年)、崧泽文化(距今 5800~4900 年)、良渚文化(距今 5200~4000?
年)和湖熟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代)。
⑥?
1988 年 9 月 3 日《沈阳日报》报导,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何永年提出“太湖是一个古陨石冲击坑”的
猜想。

详见 1995 年 1 月 18 日《解放日报》所载:《太湖为彗星冲击而成》。

李从先等:《长江三角洲沉积相的初步研究》,《同济大学学报》(海洋地质版),1979 年 2 期;李萍等:《长
江三角洲顶部冰后期地层的沉积特征与划分》,《海洋通报》,2(4)。

竹淑珍等:《长江口全新世沉积区及其沉积层序》,《中国第四纪研究》,7(2)。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4000?年以前)① 出现时,溯源性沉积发育正成熟,太湖平原环境遂趋于封闭,② 因
此洪水很难宣泄,从而合并了早些时候已形成的零星湖荡。?
3.湖荡合并之初的太湖水面,并非现代这般大,它又经历了风与水的相互作用,对积
水湖底侵蚀拓宽的过程。经钻探等研究,位于东亚季风盛行带的太湖流域,每年充裕的季风
降水所形成的强大径流,顺泛滥平原注入分散洼地,当洼地积水达到一定厚度,在台风或寒
潮(气旋或反气旋)作用下,形成底流速度可达?10~20?米/秒的湖泊环流,在湖中形成强侵
蚀力的漩涡,对湖底与滨岸进行至少?3~4?次显著的侵蚀性拓宽,逐步达到今天规模。③
由此可见,太湖最初是以沼泽洼地潴纳长江三角洲泛滥平原上丰沛水源之后形成雏形,
又在湖泊环流侵蚀的作用下呈数量级扩大而成。
是则,我们再句读“三江既入,震泽厎定”,便发现,古人之误,实病于对“定”字的
理解。他们在“定”字所含“安定”与“定局”两义间徜徉,尔后各自望文生义,却不察山
川地理也在生生息息。这样,就难以突破大禹凿三江,疏导震泽之水朝宗东海,从而消水弥
灾的窠臼。譬如易祓就是受此思维禁锢的典型者,《尚书纂传》载其言云:
易氏曰:三江自入于海,不通震泽,而《经》何以言“震泽厎定”?盖江、湖在
今虽无相通之势,而当时洪水实有横流之理,想洪水横流之际,震泽与江莽为一壑。
自大禹疏导,而三江入海,震泽自厎于定,自然之势也。④
但事实是,“三江既入”震泽,遂促其大湖级规模定局,乃使“太湖”脱颖而出。
从松江到松江府
如上所辨,自成水系的太湖既经形成,那么,从这一地区“地倾东南”的总体地势看,

就不可能不带出太湖朝宗东海以及宣泄的主渠道问题。
文献指出,“头首无锡,足蹄松江,负乌程于背上,怀太吴以当胸”的太湖,⑥ 在庾仲
初时(347? 年前),“东注为松江”。⑦ 可见,太湖形成之后的主泄水道是松江。而这点,顾
祖禹总结历代方舆志书后,给出一个很明确结论:
昔三江(指松江、娄江、东江——笔者注)之中,淞江最大,上承太湖,直流注
海,湍悍清驶,海潮不得停滞,故三吴少水患。⑧
松江的历史地位不仅如此重要,且名声与之等身,如东汉末年身居北方的曹操欲饱口
福,尚不忘松江珍馐——“吴松江鲈鱼”。⑨
下抵唐朝,松江的这个主泄水道形势依旧,李贤注《后汉书》曰:“松江在今苏州东南,

第一高峰期(5000 年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很多古文化遗址的年龄,就是在 5000~6000 年前左右。据?
14?
C 资料,早于 6000 年太湖平原为泥炭沼泽,不存在大水面。

太湖平原原倾斜的晚更新世地面或阶地平原被埋于现地表下 1~6 米不等,且埋藏深度自西向东逐渐加大:
在茅山以东和金坛、丹阳西部多出露地表,向东至常州埋于地表下 1 米许,无锡于地表下 2 米左右,吴
县、吴江在地表下 4~5 米,昆山在地表下 5 米多,上海则埋藏深达 25 米。

孙顺才等《太湖地形及现代沉积》,《中国科学》B 辑,1987 年第 12 期;郑长苏:《太湖成因探秘》,《百
科知识》1991 年第 10 期。

王天与:《尚书纂传》卷四。

太湖形成前,太湖流域曾是广泛覆盖黄土的冲击平原,以后构成整个太湖平原湖泊的湖底。就其地势言,
黄土出露高度自西向东逐步倾斜下降:在太湖以西的洮湖、滆湖区,出露地面以上至湖底 1~2 米(海拔
高度 4~0 米),它是金坛、常州一带地面出露的黄土于湖底的延伸;至太湖、阳澄湖区,在地面以下 1.5~?
3 米(海拔 1.5~1.0 米);在淀山湖区为地面以下 6~7 米(海拔-3.5~-4.5 米);至上海地区在地面以
下 25 米。

杨泉:《五湖赋》,转引自《水经注》卷二九〈沔水〉条。

《全晋文》卷三八,《扬都赋》附注。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苏州府·吴淞江》。

《后汉书·左慈传》:“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受太湖。”①
及北宋,苏轼也说“三吴之水,潴为太湖,太湖之水,溢为松江以入海。”②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盛不衰。从地质史上看,松江本为东海滩上大潮沟,当太湖
形成而被“袭夺”为泄水主河道之初,其势既深且广,如郏侨所称:“吴松古江,故道深广,
可敌千浦。”③ 后来归有光也说:松江之源虽“不可比拟扬子江,而深宽当与相雄长。”④
然而潮沟一经演变为河道,它的湾道发育便十分迅速,尤其唐宋以来,因风涛多败漕
舟,遂在庆历二年(1042)筑苏州至平望八十里长堤(吴江长堤),造成太湖“泄水下吴淞
江入海第一要害处”⑤ 的巨大障碍,特别庆历八年(1048),为挽路,又接续吴江长堤于吴
淞江口“植千柱水中”,⑥ 成一百三十丈长之长桥(一名垂虹桥),促使潮沙愈益壅积。加上
“好利者”趁“其塞而堤之以为田,”潮沙茭芦之地于是“悉成陇亩”。⑦ 明智之士为此忧心
忡忡:“江尾之沙日积”,“太湖之水入海逾缓”,⑧ 而“数十年之后,松江愈塞”。⑨
不幸,此言从预见到成为现实的速度十分快,元潘应武说:“淀山湖中有山寺,宋时在
水中心。归附后,权势占据为田,今山寺在田中。虽有港溇皆浅狭,潮水湖水不相往来。”⑩
但颇具意味的是,就在气势恢宏的松江江面迅速束狭,变成老年河模样的同时,以松江
命名的地区行政中心却悄然孕育,并于元代基本定型。
不过需要指出,这不全然是人类经济活动导致的结果,它是自然本身和人类经济活动相
磨合的产物。分析郏亶、单锷当年实地调查,及胡渭董理有关文献,再稽核自然,就可对此
勾勒大概。
先看郏亶考察:
长洲之长荡、黄天荡之类,皆积水而不耕之田也。其水之深不过五尺,浅者可二
三尺。其间尚有古岸隐见水中,俗谓之老岸。或有古之民家阶甃之遗址在焉。故其地
或以城,或以宅为名。尝求其契劵以验,云皆全税之田也。是皆古之良田,而今废之
耳。11?
?
再读单锷文字:
锷熙宁八年(1075),岁遇大旱,窃观震泽水退数里,清泉乡湖干数里,而其地皆
有昔日丘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间,信知昔为民田,今为太湖也。12?
?
随之辨析胡渭表述:
吴南古有笠泽,在松江左右。春秋时此泽尚存,不知何代始变为田。其地盖即叶
少蕴(梦得)所云平望、八赤、震泽之间,水弥漫而极浅,与太湖相接,可堤而为田
者也。在今吴江县界。故苏子瞻(轼)云:?13? 若欲吴松江不塞,吴江一县之民,可尽
徙于他处。14?
?
以上人物提供的线索是:

《后汉书·左慈传》。

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苏轼集》卷五九《奏议》。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下》。

《震川先生集》卷三,《水利论》。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吴江县·长堤》。

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苏轼集》卷五九《奏议》。

胡渭:《禹贡锥指》卷六,据《四库全书》本。

同上。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上》,载郏亶《水利奏议》。

胡渭:《禹贡锥指》卷六,据《四库全书》本。?
11?
《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上》载郏亶《水利奏议》。?
12?
单锷:《吴中水利书》。《苏轼集》卷五九《奏议》。?
13?
“苏子瞻云”下之言,实为单锷所作《吴中水利书》中语。此书专论单子法的荆溪、吴中水利说。时苏
轼在翰苑,奏其书,请行之。后人因而将此言系于苏轼。当误。详见《吴郡志》卷一九《水利下》。?
14?
胡渭:《禹贡锥指》卷六,据《四库全书》本。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江上游笠泽,自春秋以来,历经由水而田,由田而水的不稳期。继尔,为方便漕运修
筑吴江长堤及垂虹桥后,水陆无常的笠泽,不仅基本稳定为陆地环境——产出了吴江县;同
时,又引出松江艰噎不快,海之泥沙日积而海口湮灭的后果,① 造成“唐时宽二十里”,海
水可倒灌苏州城的松江,到“宋时宽九里,后渐减至五里三里一里”,直至一些地方仅剩四
五十米,且松江之长度,也从宋时“凡二百六十里”,② 延展至明末的“三百六十余里”。③
这些蜕变虽引发“吴中多水患”悲剧,④ 却随着松江的衰颓而发育出接壤吴江县的濒海
平原——松江府。应该看到,从郏亶、单锷、胡渭的文字间抽象的这条线索尚不完整,它只
是对松江府从无到有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表述,并没有说明自然因素的作用。
据孢粉及历史资料记载,全新世以来,太湖平原曾经历了四次相对温暖湿润期。第一次
在距今?5500~6000?年前后,第二次在距今?3500~4000?年前后。这两次气温比现在高?1.5~?
2.0℃左右,海平面比现在高?1?米左右,并导致太湖平原上出现许多沼泽,如直接覆盖在黄
土之上的吴县唯亭泥炭层(14?C?为?6275?年)、吴江黎里乡泥炭层(14?C?为?5845±105?年)、武
?
?
进奔牛镇泥炭层(14?C?为?6000?年)、⑤ 阳澄湖边田泾村泥炭层(14?C?为?3900±270?年),就是
?
?
证明。第三次大约距今?2000~2500?年左右,平均温度亦比现在高?1.5℃左右,雨量增大,平
原河流泛滥频繁,一度因气候暖湿而由陆地演变成沼泽、湖泊的地域,在暖湿期结束大体恢
复原地貌后,此时重复为鱼龙之宅,而太湖大约就形成于这一时期,湖底多次发现战国青铜
剑及古井等,表明了它的历史。第四次为唐宋之际,大约距今?1000?年前后,根据竺可桢的
研究,当时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5℃左右,⑥《宋史·五行志》记载这一时期发生的大小水灾,
约有? 22? 次。⑦ 不少低地和洼地再次积水成湖,如澄湖即形成于北宋大观至南宋乾道年间
(1107~1173)。⑧
由于四次气候趋暖造成降水增多和海平面升高,从而加剧了海水对江水(不仅松江,同
时包括长江、钱塘江)的广泛顶托,使江、海负载的泥沙在各自搬运过程中能量快速消耗而
沉积,尤其第四次,江、海泥沙在各自相去不远处即碰撞,以致沉积加速度。⑨ 这就出现两
种情况:
第一,因江海之水不能流向更远,遂发生“太湖、松江,与海渺然无辨者”的情况。⑩
第二,江湖海三色既然一体,航运事故不可避免陡增。所谓“昔苏州以东,官私船舫,
皆以篙行,无陆挽者”,11? 今则频罹风浪倾覆。所以,积石壅土,为长堤为挽路势在必行。
?
但长堤挽路虽使公私漕运日葺不已,却因海面升高而打破的松江之激流对浊潮冲涤的平衡的
情况愈加严重。这样,对海砂失去冲刷能力的松江,似乎换了一种“职能”,它干脆左呼长
江右吁钱塘,将自身泥沙和于两翼江砂而横向连线,并浸润于海砂而与之交融沉积。因此,
当水退旱来,就不简单是松江河道的缩狭,更主要的是,整个华亭县境在受纳长江、松江、
钱塘江和大海负载的泥沙后,向东全面推进。且推进趋势在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中,庚续不断。
这样,唐天宝十载(751)割嘉兴东境、昆山南境、海盐北境始设置的华亭县(松江府
前身),在自然环境自身运动和人类经济活动交互作用下,面积与日俱增的脉络,便清晰可
见。

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苏轼集》卷五九《奏议》。

《绍熙云间志》卷中《松江》。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吴淞江》。

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苏轼集》卷五九《奏议》。

景存义:《太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演变》,《地理科学》1985 年第 3 期。

《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年第 1 期。

《宋史》卷六一,《五行志·水上》。

据南京博物院、吴县文管会所撰《江苏吴县澄湖古井的发掘报告》初稿。

刘苍字等:《长江三角洲南部砂堤(冈身)的沉积特征》,《海洋学报》第 7 卷第 1 期,1985 年。

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苏轼集》卷五九《奏议》。?
11?
同上。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如此,随着华亭县陆地扩张,行政设置也顺理成章趋向繁复。
为简明说清这方面沿革,笔者参考《嘉庆松江府志·古今建制沿革表》,将与华亭县及
其继承者松江府周边地区关系最密切的几个历史年份和相关事件胪列如下:
商末,周文王伯父太伯、仲雍奔荆蛮,结合土著越人,以太湖为中心立国,号勾吴。
西周初,康王(1020~996)筑金山城,金山县名本此。
春秋时,吴子寿梦于周简王元年(前 585)称王,寻筑华亭,华亭县名本此。
吴王阖闾于周敬王六年(前 514)筑吴城,又于娄县筑南武城(一曰阖闾城,在松江府
东六十里。)和东城(在昆山县东北三里故娄县县治东三百步)。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 222),定江南,置郡。三十五年(前 212),置长水县。三十七年
(前 210),改长水为由拳;改武原乡为海盐县。
新莽时期,改娄县为娄治,海盐为展武。
东汉光武时复娄县、海盐。永建四年(129),分浙以西为吴郡。建安二十四年(219),
孙权造青龙战舰,青龙镇名本此。
三国孙权嘉禾元年(232),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又改嘉兴县。宝鼎元年(266),孙皓分
吴郡为吴兴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晋平吴,复吴郡。
梁天监六年(507),置信义郡,析娄县为信义县,并省娄县。
陈永定二年(558),割盐官、海宁、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嘉兴县、昆山县隶吴郡,信义
县隶信义郡。祯明元年(587),吴郡改吴州,以海宁郡隶之。
唐武德四年(621),吴郡改苏州。
唐天宝五年(746),始建青龙镇。十年(751),割嘉兴东、昆山南、海盐北设华亭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华亭县为华亭府。十五年(1278),改华亭府为松江府。二十
七年(1290),① 设上海县。泰定三年(1326),罢松江府,立都水庸田司于府治,以华亭县、
上海县属嘉兴路。天历元年(1328),罢都水庸田司,复松江府。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金山卫、青村所、南汇所。嘉靖二十一年(1542),设青浦县;
三十二年(1553),废青浦县。三十六年(1557),筑川沙堡。万历元年(1573),复青浦县。
清顺治十三年(1656),华亭县分设娄县。雍正二年(1724),华亭县分设奉贤县,娄县
分设金山县,上海县分设南汇县,青浦县分设福泉县(隶府属)。乾隆八年(1743),裁福泉
县入青浦县。嘉庆十七年(1812),分上海、南汇二县设川沙厅,设抚民同知(隶府属)。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一提:为什么华亭县在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格华亭府后的第
二年,即改名松江府?
稽考史籍,这些方面不见文献疏甄。但这不等于说,此为不解之谜。若娴熟元史,只须
在思维程序上将漕运挂钩,即可茅塞顿开。
苏轼曾说:“两浙之富,国用所恃,岁漕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他财赋供馈不可悉数”。

但他的话,重点不突出。
上推一百三十年,后晋(936~946)翰林学士李瀚,比苏轼得要领。李瀚说,唐广德
初(763), “浙西有三屯,嘉禾为大,乃以大理评事朱自勉主之。且扬州在九州之地最广,
全吴在扬州之域最大,嘉禾在全吴之壤最腴。故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
之俭。”③
我们将李、苏之说互证,清晰的形式逻辑显现了:两浙虽富为国用所恃,实偏重嘉禾。

《元史·地理志五》、《嘉庆松江府志·疆域志》作 1290 年(至元二十七年)。《读史方舆纪要》、《上海县
志》及它《志》,作 1292 年(至元二十九年)。此从 1290 年。

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苏轼集》卷五九《奏议》。

李瀚:《嘉兴屯田纪绩颂》,《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九百六十五卷《嘉兴府部艺文一》。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嘉禾为宋徽宗改秀州所置,辖华亭县。元初改为嘉兴路,领府一:松江(松江府领县一:
华亭),县三:嘉兴、海盐、崇德。这些府、县承担的赋税情况,分别如下:

[ Last edited by 南郊山房主人 on 2006-1-8 at 22:07 ]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份统计说明,松江府独占本路赋额总额的鳌头。它们的比重分别是:松江府 50.79%、
嘉兴县?29.57%、海盐县?12.32%、崇德县?7.31%。而各府、县之税额的比重,松江府同样独
领风骚。它们分别是:松江府 35.17%、嘉兴县?22.08%、海盐县?10.47%、崇德县?12.56%。
由此可见,两浙之富虽富在嘉兴路,但嘉兴路之富,实在松江府。
松江府的这个骄人地位,不仅与本路比,显得出类拔萃,即使以其岁入粮占元朝岁入粮
总额 的比重为?2.53%份额言,也属凤毛麟角。

确实,初读?2.53%,似不抢眼,但若将它与各行省岁入粮额比较,便显赫了。譬如辽阳、
陕西、四川、甘肃、云南行省岁入粮在总额中比重,都低于松江府(详下表)。无怪小贞乡
(今属上海市青浦区)的曹梦炎,在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敢以富足向忽必烈邀官。② 哪
怕“北人目之曰‘富蛮子’”。③

[ Last edited by 南郊山房主人 on 2006-1-8 at 22:09 ]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明显,正由于松江府具有这样的实力,人们对它才奉为财富之圭皋。所以,当五代以
来松江入海之口渐趋淤塞,单锷著《吴中水利书》,便以疏浚松江为第一要义。
宋室南迁杭州之后,国家在财政上仰给于浙西的依赖性更强。并且于“建炎二年(1128),

《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载岁入粮总计12?114?708 石。但经核算,应为 12?114?704 石。今从此。

《元史》卷十五,《世祖纪》:曹梦炎特具折子表示:“愿岁以米万石输官,乞免他徭,且求官职”。

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卷上。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2: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诏福建两浙路纲,运输送平江府。”① 这样,松江又负载了将东南沿海经海道运来的漕纲,
将之转输平江府的任务。面对松江江面如此繁忙的漕运景象,再领略松江府(当时为华亭县)
殷实的经济雄风,当时人不仅慨然系之,并且在潜意识中深深烙下印记:扬州之水,最大最
急要者,莫过于松江。松江的地位,由此日隆。这就为华亭县在日后提升为华亭府,再由华
亭府更名松江府,张了本。
入元以后,一方面形成了以松江地区为代表的浙西之财赋,甲于天下局面,以致“元都
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② 另一方面,元
朝定鼎伊始,“渡鄂渚,平内乱,讨贼璮,取江南,破襄汉,驾洋海,下占城,定高丽,问
罪交州,扫清辽甸”的战事不断,③ 致使对粮食需求日急,数量日增。于是乎,松江之上漕
船穿梭无隙的情况,当更甚。所以,丘濬在一百七十年后作结论:东吴粳稻“用之以足国用
则始于元”。④
由于有了上述背景,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平定江南,第二年(1277),即将华亭县
升格华亭府,就显在情理之中了。
但华亭府名虽本于吴王寿梦在周简王元年(前?585)于此筑华亭,建安二十四年(219),
孙权又沿袭其名封陆逊为华亭侯,所谓典故可稽,史迹灿灿。然而与经济上已居举足轻重地
位的松江比,所有这些毕竟空疏、浪漫。且擅长马背之术的元人,此刻正在四川为三十余年
钓鱼城之战的即将胜利作最后浴血,后勤供应尤显重要。值此当口,元朝政府紧接华亭县升
格为华亭府后又将其改名松江府,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附丽,它是松江府在全国经济棋局中
赫然跃起的一次特殊表示。
所以,松江府由松江而脱颖,它的推力是经济,是实力。
离开了经济,离开了实力,松江府或许依然如唐天宝十年时的华亭县。

《嘉庆松江府志》卷二四《田赋志·漕运》

《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

王恽:《上世祖皇帝论政事书》,《秋涧集》卷三四。

丘濬:《漕运之宜》,《明经世文编》卷七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8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