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 发表于 2009-1-6 11:07:37

交界村的“交界”生活

http://www.jhnews.com.cn/gb/content/2006-08/07/content_674853.htm
    白马镇有3个行政村与诸暨同山镇交界,交界处的浦阳江,江面尚显开阔,靠近诸暨一边有几台挖沙机在工作。江边一大片田都是被征用的,基本没什么农作物,据介绍是因为江水一涨就被淹,很难有收成。平坦的绍浦线沿着浦阳江延伸,从白马塘里村行不多远就是诸暨的界牌宣村,村里楼房一幢连着一幢,看上去条件要比塘里等村好不少。塘里村干部说,以前两个村都差不多的,那边主要是靠挖沙挖出来的。
    青塘村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交界村,这在本次“记者走八婺·周边行”活动中已“发现”好几处。青塘村与邵家塘村分属浦江和诸暨,但两个村的房屋却“犬牙交错”,很难分清真正的地界线,两个村的田地也是如此,打手机也分不清是不是长途漫游。村民们外出办点什么事,往往也是到诸暨安华等地,有公交车,方便又便宜,而要是去浦江城里,还要转车。而且,两个村的民风民俗都大同小异,或者说没什么分别。青塘村人说话偏诸暨口音,诸暨话他们也能说会听,但似乎还是没有完全融入哪一方,以至于有点小小的“尴尬”:去浦江,浦江人说他们说的是诸暨话;去诸暨,又被人家说那是浦江话。
    青塘村支书陈国平说,他们的生活习惯接近诸暨,比如婚嫁,他们都在晚上摆酒席,这和诸暨农村是一样的,而在浦江一般都在中午办的。还有买菜,平时村民们都不用自己到集市去,有人会拉着车子送豆腐、猪肉等各种菜上门,而在浦江一般要自己去集镇上买。村民们的亲朋好友也基本都在诸暨,以前村里用的电、电话、电视(信号)都是从诸暨接过来的,现在慢慢“改”过来了。
    不过很多村民很“怀念”以前的时光,因为据说诸暨那边是不收固定电话月租费的,有线电视费也比浦江便宜。最让村民们“怀念”的还是以前的村小“青塘小学”。自然地,现在青塘小学已经不存在了,而在以前,小孩子们在村里就能念完小学。现在则不同了,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到5公里外的白马镇上读书,虽然教学质量是提高了,但是孩子们上下学都要穿越03省道,路上来回的安全问题总让家长牵挂,“起码一到三年级还应该保留的呀”!   本报记者 叶 骏 文并摄

luck 发表于 2009-1-6 11:10:54

三府交界小山村
“众人拾柴火焰高,穷村照样办大事”,这是浦江民间艺人郑生兴在道情中描述王灵村变化的一段唱词。王灵村在浦江县檀溪镇北部山区,有升舞岭脚、荒坞口、葛岭头、姚家、大地五个自然村,村北的自然村升舞岭脚是金华市最北的小山村,和绍兴市的诸暨、杭州市的桐庐交界。
    9月26日下午,曾多次到过王灵村却一直没有机会攀登村北虎头山的檀溪镇党委书记于新宣兴致勃勃地来到三府界碑、三府寺等景点拍照留念,并带记者参观了至今尚未完全通车的王灵村新貌。

三市交界小山村
   9月26日上午,从浦江县城沿着47省道蒋义线(桐庐至义乌)到虞宅后继续往北行驶约20分钟抵达檀溪镇。换上镇政府高底盘的小轿车,沿着一条新修建的水泥路向东北继续行驶15分钟山路即到王灵村。
   开着车小心翼翼地钻过一段坑坑洼洼“毛洞”,前方豁然开朗,一处高山洼地展现在眼前。说是高山,其实海拔只有五六百米,说是洼地,其实海拔也有两三百米。绕过狭长的象鼻头水库,就来到被翠绿竹山掩盖的王灵村。进入村口,一座石牌坊赫然在目,上书两副对联很好地说明了王灵村特殊的地理位置:“门通婺越两州黎民心相印,路连浦诸一条大道奔小康”;“举目看山层峦叠翠山似玉,低头见水碧波荡漾水如银”。
   刚到村口,于新宣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我们爬村北的界山,这是海拔577.5米的乌龙山(当地人称虎头山)。山上有一块国务院1997年设立的大理石界碑,三角锥形的界碑三侧分别写着杭州、金华、绍兴。这已成了民间“浦江之最”———一脚跨三府之地(东为越州、西为杭州、南为婺州)。
   “从我们记事起,这个村就叫王灵村,是因村东最高峰、海拔638米的王灵尖而得名。事实上王灵尖以前叫‘黄岭尖’,因为王姓在村子里繁衍开来后改称王灵尖。王灵行政村驻地在荒坞口村,因而在各级地图上都只标了荒坞口。”在新建的村“两委”办公室,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王英生向记者介绍了王灵村的概况。
   王灵村并不大,五个自然村加起来也只有127户、510人,其中升舞岭脚村的赵氏一门已经整体搬迁至王灵村。在王灵村,主要有三个姓氏,占人口大部分的王姓源自安徽安庆,据说是一个叫“王文焕”的始祖在老家吃了官司举家逃到浦江大畈,赵姓从诸暨市草塔镇迁居而来,只有李姓是土生土长的浦江人。所以在当地百姓分别操安庆话、诸暨话、浦江话三种方言。53岁的赵兴明说,最早的村民是明朝从诸暨迁入,这表明王灵村已有300年历史了。
交通闭塞凿隧道
9月26日下午,一辆满载桔子的拖拉机运进来售卖,村民们围在车旁兴奋不已。原来,到王灵村的唯一进村山路要途经一处320米长的隧道,叫做“柘树山洞”,这条隧道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完全靠人工开凿的,最窄处只有2.4米宽,只能通小车。
    据王英生介绍,现在村子周围看到的都是森林绿化,不是种植茶叶就是种植毛竹,在上世纪70年代,王灵村还在开荒造地,但是灾荒多,经常遇到山洪暴发,种的地瓜、玉米收成很不好,群众温饱都没能解决。更为糟糕的是,因为地处偏远,进出王灵村1.5公里就要翻山越岭,交通极度不便造成男子娶不进,女子嫁不出,生活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一直到1985年,由王灵、小洑、项丰三个村村民提议,大家出资投劳,奋战了700天建造了现在的“柘树山洞”。此前,村民到檀溪镇要驮着自行车翻山越岭,步行一个多小时山路到寺前,现在只要花上十几分钟就到寺前了。
   “这条隧道一直不能通公共汽车,村民出行只能靠唯一一辆三轮摩托车。村里的经济作物也运不出去。它完全是毛洞,消防车开不进,殡葬车也开不进,适应不了现在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要求。”檀溪镇党委书记于新宣说,“如今这段土隧道已经不能适应村庄发展的要求,不通车造成的种种不便可害苦了山中小洑、项丰、王灵三个行政村1600多村民。”
   王英生说:“现在风化严重、受到山体滑坡威胁的隧道快要被时代淘汰了。我们迫切需要申请重修隧道,但一估算,需要372万元,三个村的集体经济加一块不吃不喝也吃不消。这两年我们多次向镇里、县里打申请报告,但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启动重修工程。”

luck 发表于 2009-1-6 11:16:18

本帖最后由 luck 于 2009-1-6 12:23 编辑

诸暨和东阳义乌之间语言上是断裂带,但是看起来似乎跟浦江断得不是那么硬。从浦江划入诸暨的马剑是讲诸暨话的(口音略有特色),但是从东阳划入诸暨的岭北至今跟诸暨话无法通话,以至于当地年轻人都具备东阳话和诸暨话的“双语”能力。
也许是诸暨和浦江同饮一江水(浦阳江)的缘故。

富春山越 发表于 2009-1-6 12:48:19

本帖最后由 富春山越 于 2009-1-6 12:55 编辑

原來的三府界应在五泄一带,五泄西属金华府浦江,北是杭州府富阳,东是绍兴府诸暨。

luck 发表于 2009-1-6 12:53:44

马剑划属诸暨的缘故

富春山越 发表于 2009-1-6 12:59:18

三府交界小山村
“众人拾柴火焰高,穷村照样办大事”,这是浦江民间艺人郑生兴在道情中描述王灵村变化的一段唱词。王灵村在浦江县檀溪镇北部山区,有升舞岭脚、荒坞口、葛岭头、姚家、大地五个自然村,村北的自然村 ...
luck 发表于 2009-1-6 11:10 http://www.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这升舞岭在地图上为山河岭,诸暨话音一样吧?

富春山越 发表于 2009-1-6 13:05:48

本帖最后由 富春山越 于 2009-1-6 13:36 编辑

诸暨和东阳义乌之间语言上是断裂带,但是看起来似乎跟浦江断得不是那么硬。从浦江划入诸暨的马剑是讲诸暨话的(口音略有特色),但是从东阳划入诸暨的岭北至今跟诸暨话无法通话,以至于当地年轻人都具备东阳话和诸暨 ...
luck 发表于 2009-1-6 11:16 http://www.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这倒不是,岭北之后水且且流入诸暨。只是浦阳江与东阳江在这里的分水岭很低很低,它在岭北村与陈村之间。为这里维系东阳通道。

luck 发表于 2009-1-6 13:44:51

这升舞岭在地图上为山河岭,诸暨话音一样吧?
富春山越 发表于 2009-1-6 12:59 http://www.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不一样,升山不同音,舞河不同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界村的“交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