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08-11-19 23:04:30

嘉善话考试后续报道 专家建议方言编成教材进课堂

浙江新闻网    发布日期:2008-11-13 13:46:48   

      相关新闻: 方言该如何抢救"嘉善话水平等级考试"在当地很火

  中新浙江网11月13日电嘉善话也有等级考试?最近,在嘉善不少网站里出现的一个有关“嘉善话水平等级考试”的帖子,尽管不少嘉善网友热衷“嘉善话水平等级考试”,其火爆程度似乎代表了方言的“崛起”,但事实上方言的处境非常微妙。

  面对方言式微的现实,不少网友发出了“救救嘉善话”的声音(晚报11月7日曾作相关报道)。那么,方言又该如何抢救?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下,抢救方言还有意义吗?

  读者热议“嘉善话考试”

  晚报报道刊发后,不少读者纷纷给记者打来电话,大家对方言式微的现实表示无奈。“如今,在学校里讲的是普通话,平常进商场、上饭店,说的也都是普通话,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小孩子对方言不感兴趣或者比较生疏都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家住嘉善县解放社区的浦女士的话代表了不少读者的心声。

  “‘汤婆子’虽然也可以简单地说成是热水袋,但实际上和现在的热水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确切地讲应该叫暖壶或者汤壶。”一名热心读者在看完报道后,特地给记者发来短信。记者仔细查阅后发现,其实“汤婆子”主要用于暖床,它的顶上开有一个小口,用时在壶内装上热水,再用毛巾或布包上(用于防止烫伤),放在被窝中靠脚的一端。大多用铜、锡等材料制成。

  不少读者则提出了疑问,在当下,抢救方言还有意义吗?实际上,去年9月初,嘉善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创建办就曾联合举办过一个征集活动,很好地说明了嘉善话的生命力还是很强的。当时,“嘉善文明老古话”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县创建办共收到“嘉善文明老古话”500多句,最终入选的“嘉善文明老古话”,有关部门将统一制作成公益宣传牌,让其走进千家万户。

  专家建议方言进课堂

  亲切的乡音,闪烁着文明的光芒;久违的老古话,跳动着和谐的音符。嘉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晓英说:“老古话是老百姓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俗话说,‘老古话有道理’,而这些有道理的老古话如果不去挖掘保存,就会逐渐消失。”

  “田地荒勿得,小人做勿得,聪明装勿得,空话讲勿得。”、“相好相到老,石板好种稻。两好搁一好,双双活到老。”……嘉善县审计局的许浩一下就贡献了 20多句“老古话”,并有多句入选。许浩说,有一次看到街上两个人因为碰撞吵起来了,大家谁都不让谁,这时一位老人过来说了句:“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大家各让一步吧!”没想到,原先蛮激动的两人都冷静了下来,各自走开了。“嘉善自古是一个饱含文化底蕴的地方,民间语言非常丰富,这些‘老古话’既融合了本地的文化,也包含了通俗的道理,所以听起来都容易接受。”

  针对方言式微的现实,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嘉善县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韩金梅认为,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一个载体,集中地反映了历史传递的某些信息。“我的想法是这样,当地方言可以编成乡土教材,走进小学课堂,从而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嘉善话发挥应有的作用。”

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08-11-20 12:53:47

不错,我该想想如何让杭州话等级考试行起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善话考试后续报道 专家建议方言编成教材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