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08-11-15 23:00:23

中国方言:离去前的挽留

http://www.sina.com.cn2008年10月27日 14:49北京科技报

  一老一少两位苏州人,用好听的“吴侬软语”字正腔圆地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与此同时,他们的声音被电脑记录下来,每个字也被采录员标注上国际音标。

  这两位发音人可不是随便找的。其中一位叫潘裕博,非常符合方言模本的条件:在苏州土生土长,年过花甲,有一定文化程度,从未在外地长期居住过,家庭语言环境也比较单纯。这意味着,他说的苏州话很“纯正”。

  另一位则是苏州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王池良,在他眼中,苏州话好听得不得了。“比如形容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苏州人就会说‘哎呀呀,这个妹妹标致得少少家个’,除了语调婉转,形容词和语气词还特别多,听着特别舒服。”

  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方言正日渐衰微。为了应对危机,国家语委着手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数据库”,通过语言信息处理和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使方言得以永久保留,10月11日试点启动仪式在苏州正式举行,“吴侬软语”也成为第一批被录音留存的方言。

  “像苏州话这样历史悠久的方言虽不至于濒危,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即使是生命力较强的方言,也正在面临使用范围萎缩的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振兴教授说。

  根据专门研究上海方言的上海大学中文系钱乃荣教授的统计,上海话中有特色的,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单音动词,其中有74个已经消失不再用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闽南话、粤语,以及其他几乎每一种方言中。1896年香港出版的中英词典中收录的粤语词汇,其中有100多条现在已经死亡,被普通话取代。例如“民人——人民”、“地天——天地”、“辉光——光辉”等。

  语言环境的缩小,是方言危机的首要表现。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以及前所未有的人口大流动,例如三峡大移民,农民工涌入城市,方言的地域性框架被打破。像海南方言,就因为各地移民演变成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变体;江苏海门市还专门为三峡移民开设海门方言培训班;而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外来移民通常都说普通话。

  年轻一代的疏离,是方言危机的另一表现。长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的侯永员表示,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金华方言的调查,在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03%的人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

  此外,方言危机还表现于落后地区人们的怕丑心理。“在落后地区,人们觉得自己的家乡话土,面对陌生人时羞于使用,这不利于方言的发展与保护。”侯永员说。

  语言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客观上就是希望抢救、保存衰微的语言及方言。北京语言大学得曹志耘教授说,这个数据库的最大特点是“有声”,记录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实地采集,记录全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张振兴说,因为推广普通话,方言的使用面积日益缩小,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很正常的演变过程。全世界有6000多种语言,真正用的也就是7 、8种,大部分都已经消亡,或者正在消亡中。“以有声的形式保存方言,是语言学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这也是中国语言学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很多年后,无论世界怎样改变,语音库里的方言永远字正腔圆。”

沈小三 发表于 2008-11-16 00:11:02

“张振兴说,因为推广普通话,方言的使用面积日益缩小,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很正常的演变过程。全世界有6000多种语言,真正用的也就是7 、8种,大部分都已经消亡,或者正在消亡中。”

alexczar 发表于 2008-11-16 12:04:53

我觉得普通话只要会说就可以,何必要处处说、说的标准呢?
说白了,普通话就是一门外语

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08-11-16 15:00:59

很多年后,无论世界怎样改变,语音库里的方言永远字正腔圆。”
————————————————
如果不使用,留下来有何用处?难道还期望借尸还魂?

热度 发表于 2008-11-19 17:40:57

我對幾十年以後越來越不抱希望了:'(

鹦鹉洲散客 发表于 2013-6-4 10:01:12

沈小三 发表于 2008-11-15 1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张振兴说,因为推广普通话,方言的使用面积日益缩小,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很正常的演变过程。全世界有6000 ...

哪七八種?
第一語言人口超過一億都不止八種。
:nonono: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6-4 14:56:03

“比如形容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苏州人就会说‘哎呀呀,个个妹妹标致得少少家个’,

我所知的苏州话,没有“少少家”的说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方言:离去前的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