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程仔 发表于 2008-5-19 19:00:02

说说孔付司巷

我们过去住过苏州凤凰街孔付司巷,孔副司,听来像是个当官的。而凤凰街的得名也的确与一个姓孔之人相关。相传此地原有一座祭祀孔丘的庙,故而此地叫做孔圣坊,至于为什么此地有一座孔圣坊,则是不得而知。乾隆来苏州时,是住在孔圣坊边上的苏州织造府邸内(今苏十中),内园林甚大。由于乾隆为圣上,孔圣坊又带一个圣字,两个圣冲突,犯了皇帝的忌讳,于是有人便想到了给孔圣坊改名。因为古代凤凰是圣人的象征,故而将孔圣坊改名凤凰街。孔圣坊,看来我还是占了一点孔圣人的文气啊。:happynewyear:

[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08-11-15 21:34 编辑 ]

人人头 发表于 2008-5-22 15:59:29

凤凰街的得名确实是这样讲的。
高中就在十中,孔副司巷也走了三年。。。
连看几篇觉得你生活经历丰富啊,到处跑跑

乌程仔 发表于 2008-5-22 16:56:09

我过去就学时寒暑假多有往苏州跑的,因为外公家在苏城,至于为什么在苏城搬了那么多次家,乃是由于房屋拆迁所致。

乌程仔 发表于 2008-10-21 19:06:11

孔付司巷,又称孔副使巷。其实,这条历史悠久的时光隧道,早在明代已存在,原名为“孔夫子巷”,别名“孔圣里”。明代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均著录。清顾震涛《吴门表隐》:“墨地,在孔夫子巷,即孔子祠,地名孔圣里。”孔子祠内,有祀奉孔子的塑像。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学校设在孔夫子巷,可谓文脉伟承源远流长。明代,和孔子同姓的右副都御史孔镛居此,巷名遂改名为孔副史巷。孔镛,本籍人,字韶文,明代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历任都昌知县、高州知府、广西按察使、贵州巡抚、右副都御史等职,颇有政绩。因“副”与“付”同音,“史”与“司”吴音不分,后来巷名也就谐音为“孔付司巷”。

乌程仔 发表于 2008-11-18 13:01:24

孔付司巷原本的祭孔及孔弟子的场所未知在何方,最好是在我家的地方,那样我还可沾一点文圣的仙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孔付司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