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rend 发表于 2007-12-10 15:43:56

古诗词诗人故事 四明狂客贺知章二三事释疑

说起贺知章,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咏柳》、《回乡偶书》等传世名作,还有他与李白的那段佳话。但贺知章是哪里人?宁波为何有他的纪念祠即贺秘监祠?他与宁波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他那几首家喻户晓的诗究竟作于何时?作为生性狂放的一代文豪,为何还能官运亨通?……说实话,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这些问题我真的还答不上来,尽管我整天都在贺秘监祠里办公。有时被问到了,却说不全时,心里就有些惭愧,好像住在人家家里却不知主人姓甚名谁一样。也曾有意找过,但总觉得相关的资料很少,在他漫长的一生中,还有许多年的记载几乎是空白。认识古人,就常常会有这种尴尬。当我终于决定要为自己准备一份较明确的答案时,便化了几天的时间,以有限的资料为骨架,用自己粗陋的推测作血肉,试图构画出一个完整的贺知章来。我所做的努力,同时也想使贺知章这个不平常的人物在下面的叙述里,能有个比较清晰的凸现。 贺知章生于公元659年,卒于公元744年,他是会稽永兴(也即今天的萧山)人。据专家考证,贺知章的家乡在今天萧山蜀山街道的史家桥村(现该村已改名为知章村),在那里,人们也确实发现了贺知章生活过的痕迹和传说。 但是贺知章却自诩为“四明狂客”,唐玄宗曾作《送贺知章归四明并序》的诗,李白也有诗:“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加上宁波确实有贺知章读书处——逸老堂(现名贺秘监祠)等等,四明山又确确实实就在宁波,所以,有一段时期,宁波人对这位先贤的归属,确实存在着认知上的尴尬。不久前,北仑邬隘某村的几位老人还拿着一份贺家家谱的复印件来到贺秘监祠,说照他们贺家家谱排下来,贺知章确是他们村的人。他们的本意是想在贺知章的祠堂里能找到一点有关的物证,结果什么也没有,只能怏怏而返。 其实,宁波余姚四明山,加上会稽、诸暨、山阴等地,原来都归属于越州,仪凤二年(677年),从会稽、诸暨两处分出来一个永兴县,是会稽所属县,天宝元年(742年),永兴县改为萧山。所以,贺知章称自己为四明狂客,从越州这个地理上说,并没有错。而从杜甫的《遣兴五首之四》里:“贺公雅吴语,在位常轻狂。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里。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句,我们更明白了贺知章所归的家乡,具体地点离“山阴”不远,确实不在今天的四明山。所以,四明狂客绝对不是宁波人。 但贺知章跟宁波一定是有渊源的,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否则,为什么宁波月湖边有贺知章的读书处?为什么四明山的梁弄镇上有贺知章写下的诗?至于他告老还乡以后在宁波某处隐居的传说,更是被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答案究竟如何?历史上有许多事情,说不清时,也只能凭后人的推猜了。风光秀丽的四明山历来是道教名山,属道教的第九洞天,四明山对笃信道教,年轻时就以诗文闻名,交游颇广的贺知章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他肯定不止一次到过这里,在四明山的清山秀水之间寻访仙踪。传说他在这里与老农樵叟为伍,以朗月清风做伴,赋诗饮酒,悠闲自适,还在余姚梁弄的后陈村为慕名而来的邻近读书人讲授五经。今天的梁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桥,名为贺水桥,有一条溪名为贺溪,就是为了纪念贺知章这位先贤的。他的那首题为《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的诗,就是写于梁弄某处。这也是贺知章到过余姚四明山的一个很好的“诗证”。 月湖离四明山不远,还有东钱湖,贺知章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些风景幽雅之地。在宋朝时曾两度出任右丞相,晚年居于老家鄞州东钱湖畔养老的历史名人史浩,在一首《游东钱湖》的诗里提到贺知章当年在宁波这一带的游历:“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晓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十字港通霞屿寺,二灵山对月波楼。于今幸遂归湖愿,长忆当年贺监游。”但是月湖边的贺秘监祠,倒真的只是后人的一个纪念祠,那是因为南宋时的明州太守莫将十分仰慕贺知章这位先贤,便在月湖柳汀之南立祠奉祀,名为“逸老堂”,这“逸老”两字还缘自李白对贺知章“四明逸老”的称谓。逸老堂建立后,在明洪武十一年至三十年间因故始移至今天的陆殿桥西侧,傍湖而筑。清后几经扩建、修葺,便形成今天的规模。 但是,说他告老还乡后来宁波四明山一带隐居,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他告老还乡时已是八十六岁高寿,皇帝和诸位大臣为他送行是在那年的正月初五,而且他是“……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所以,在那样的身体状况和那样短的时间里,他根本无法再过那种行云野鹤的生活了。这恐怕也是贺知章的一大遗憾吧,为官场所累的他,最终没能重温年轻时期那份清风明月的潇洒。 贺知章自己是个才子,也格外爱才和惜才,这从他对李白的称赞和力荐上就可以看出。 贺知章见到李白时,已是八十四岁高龄的人了,李白那年是四十二岁。那时的贺知章身体还很健朗,长期的醉酒和生活的不羁,并没有损坏他的身体和头脑,他一见到李白,读了李白的诗,就感叹说:“子,谪仙人也!”并且“解金甲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贺知章的行为就好像是今天一个部长级的人物,对待一个写作出色的文学青年,他非但亲临一个小小的旅馆里去看望,而且像将军解下自己的徽章那样当场解下自己的金甲,去抵押换酒喝,然后向有关部门大力推荐。这在今天的现实里也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在诗歌的盛世里发生了。这也正是贺知章这样性情的人才能做到的。 在这之后,他与李白有了近两年的愉快交往,他与李白、汝阳王李王进(王进两字合起来)、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酒中八仙。说起他们的好酒,今天的西安长乐坊那个八仙庵,就是个证明。八仙庵的大殿外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长安酒肆”四个大字,贺知章与李白他们就常常醉倒在“长安酒肆”之下,据说他们喝的是一种用糯米制作的甜酒,粘稠如浆,人称玉浆,再配以清香的黄桂。这种名叫黄桂稠酒又后劲很足的美酒佳酿,在当时曾风靡长安。而长乐坊这个八仙庵当时就是为了纪念李白、贺知章等酒仙而修的,据说庵中的第一仙就是李白的画像。但是后来由于道教的进一步盛行,才扩建成了现在的道教八仙庵了。杜甫追忆贺知章等人时曾作过一首《饮中八仙歌》,他把贺知章列为酒中八仙之首,起句就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将贺知章的醉态活灵活现在纸上,他的好酒真有刘伶式的“但得饮酒,何论生死”的豪迈。 这样的贺知章自然也是不拘小节的,如果有人想巴结他,托他办个什么不太违原则的事,送点美酒给他,凭性格他是必然会收下的。这也就可以解释在他六十八岁时发生过的一件墙头事件。这件事也许“俄属惠文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弟子喧诉盈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   可以说是知章春风得意,潇洒无碍的狂草人生的一处败笔,事后他自己也一定很不好意思:原来,开元十四年的时候,玄宗的兄弟岐王去世了,玄宗追封岐王为惠文太子,其葬礼规格也提到了太子级。按道理,太子出殡时,要有牵引灵柩唱挽歌的挽郎,挽郎都是青少年,这些青少年照规定是要由一定级别的官员子弟担任的。当时任礼部侍郎的贺知章奉诏挑选挽郎,在这个过程中,他肯定是接受了一些候选人的贿礼(我们从他爱酒的方面考虑,他肯定是收了人家不少好酒吧),所以,挑选的时候就有些不公平了。那些落选的人找上门来要讨个公道,贺知章手下的人害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就把院子的大门关了。人虽然都关在外头了,但是问题总是要解决的,贺知章就让手下的人找了一把梯子,然后爬上墙头向那些人做解释工作,以平息这场风波。这出小小的墙头戏,也成了他心底的一块阴影,所以,当他还乡,从唐玄宗那里为他的小儿子乞请到“孚”(诚实守信的意思)这个名字时,贺知章的脸色一定会有点难看。后世有人说,贺是认为“孚”字上“爪”下“子”,说贺的儿子是爪子,所以贺有些不开心,这就有点牵强了。 我说贺知章不会收人家重礼的唯一证据是他的清贫。试想,作为朝延的一员大臣,请李白喝酒的钱都没有,他哪里会贪呢?而且,贺知章在家乡,也没有像一般的高官所常做的那样,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起高堂造高楼。合理的解释有二,一就是他做官不贪,加上平日里为人豪放,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所以,他的生活一直是清贫的。第二种解释是,他已把整个家族迁居到了长安,而之所以这样,也许是因为他的母亲嫁到贺家已是二婚了,他出生时,在贺家排行第八,小时候他常常被人叫做贺八。贺八这个称谓听起来总有些刺耳吧。虽然后来的贺知章官居高位,荣耀一时,但母亲二嫁这件事,肯定在他的内心投有阴影。现在,贺知章老家南面仍有一座思家桥,当年他母亲的花轿就是抬过这座桥后进入贺家的,直到今天,史家桥村那里都保存着一个习俗,就是出嫁的女儿不能从思家桥过,那是人们在避忌。 但不管怎么说,诗人最终还是敌不过落叶归根的情结,他最后以道士的身份回到了老家,他把老家的房子也捐出来,变成了“千秋观”,并且求唐玄宗将老家门前的镜湖变成一个大的放生池,没过多少时日,他就在“千秋观”安然终老了。 应该说,虽然他为人不羁,但做官仍是他的追求,这也与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有关,他是唐太子中书舍人德仁的侄曾孙,也许还与他的母亲有关。因此,读书致仕是他从小的志向,他内心渴望着能以自己的文笔才华出人头地。三十七岁之前,他读书、游历,以文词俊秀的才子名声,为他以后漫长的为官生涯做好了准备。 相信算命的人,都知道三十七岁是生命的重要门槛,人走不走运,就是看这一年。而“脱蓝衫,换红袍,脚踏莲花步步高”这句话,一般也是冲着三十七岁能走运的人说的。巧合的是,贺知章也真是在三十七岁那年举的进士。进士及弟,就是敲开了做官的大门。 但是之后的十几年里,他的官运似乎并不怎么样,他只是与一些名士,在长安的大街小巷里留下他们风流倜傥的足迹。在那个漫长的时期,他的文章与书法,名扬于上京。与扬州张若虚、湖州包融、苏州张旭等,被称作“吴中四士”。 直到睿宗延和元年他五十四岁时,真正的为官生涯才开始了。那年他当上了一个八品官:加阶四门助教。从那以后,特别是唐玄宗登基之后,他开始青云直上了。他的官阶升啊升的,虽然并不太快,但一直升到他八十四岁,成为“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官至正三品。而且在他去逝后十四年,又被赠予了“礼部尚书”,(《新传》:“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真可谓官运亨通。 有不少人心中存疑:作为一个狂放的诗人,为何他能官运亨通,一直做到秘书监这个相当于今天的部长这个职位?而且,一直被皇帝所喜爱,到了八十六岁,才准许他告老还乡? 其实,原因既在于他也在于唐玄宗。首先,唐玄宗本身算是个不错的文人,除了宠爱杨贵妃,他还特别爱舞文弄墨,他是能够欣赏贺知章的才气的,即使贺的言行会有些文人意气。其次,贺知章当的是一个太平官,他为官的岁月几乎贯穿了唐玄宗这个玩乐皇帝歌舞升平的整个时期,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几年,幸运的贺知章就已告老还乡了。唐玄宗天性中也有许多诗人的随意和率性,贺知章由于官宦世家背景,虽性格狂放,但对皇帝却极其忠心耿耿,所以,他与另外一帮文人墨客,围在一个差不多性情的皇帝身边,互相唱和,一团和气,自然也其乐融融。另外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宗教信仰上的投缘,唐代崇道抑佛,唐玄宗就是一个笃信的道教徒,他还与老子李洱续起家谱,称之为祖上,还因此将道教奉为国教。他的宠妃杨玉环也被封为“太真”道士,贺知章则被封为紫阳真人。卢象在《送贺秘监归会稽歌序》时说:“先生紫阳真人……年八十六……去年寝疾累日,冥然如梦……于是表请辞官,乞以父子入道,俱还故乡。”《唐会要》卷五十《杂记》里说:“其年十二月二十日,太子宾客贺知章,请为道士,还乡,舍会稽宅为千秋观。”对道教的真心皈依,将自己的祖宅也改作千秋观,这也是唐玄宗认同这个大臣的原因之一吧。真所谓“道若不同早不相与谋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眷恋故土强烈而复杂的情怀:岁月流逝,春风依旧;两鬓早白,乡音不改。在诗人眼里,家乡的风物既陌生又熟悉,那种喜悦又不无伤感的情绪,油然而生。这种人之常情,经过诗人妙笔生花的艺术提炼,读后使人回味无穷,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说到“乡音无改”,贺知章在长安呆了那么多年,倒真是一直没学会说北方话,他的一口江南方言在当时是有名的,这在前面提到的杜甫的诗里已明确了的:“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乡音难改,难改的更是思乡的情结啊。 都说这二首诗歌是贺知章回乡省亲时写下的。也有说那诗是他告老还乡后写的。时间的尘土却把一些真相永远给遮蔽起来了。 当年,贺知章自越州永兴乘船,经湘湖,北上长安,后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和秘书监。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几乎没有时间在这之间回乡,长安离江南毕竟路途太遥远了。我们现在可以推测的是,贺知章在武后证圣年间举进士后,就一直混在京城里,等待着朝廷授官。当官后,又整天忙于文人或官场之间的答唱应酬,史书上也没有他为官途中回乡的记载,所以,有关这两首诗作于他回乡省亲一说就有点立不住。另外一种说法是,这两首诗作于他告老还乡之后。现在想想也不可能啊,那时他身体不是很好,不久就去世了,所以,这个结论似乎也不成立。而且,从诗意上分析,恐怕也不是那么回事。诗中的“老大回”、“鬓毛衰”、“人事半消磨”等等,更像是一个中年人面对老境将至、家乡遥远时的感慨,诗中表达的老,也是半老而不是全老。是老大而不是老朽,是鬓毛衰而不是鬓毛全白,是人事半消磨而不是人事物非。而且,根据一般人的心态,如果是一个很老的老人,反而很忌讳说自己的“老”的。 我的推测是,凭他在长安远扬的诗名,那几首诗恐怕正是他的成名作的一部分,并且写于他在长安等待授官时期。那也是他创作的巅峰时期。可以说,这两首诗只是他思念家乡的产物,当他念及家乡时,他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比如感慨家门前的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感慨自己少小离家,回去后那些像庄稼一样新长出来的家乡孩子会不认识他,笑着问他:这位伯伯,你是从哪来的?找谁啊? 贺知章在诗歌上的名声太响了,以至于后人往往忽略了他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他还是一个书法大家。温庭筠云:“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窦蒙《述书赋注》云:知章每兴酣命笔,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其“善草、隶,当世称重。晚节尤放诞,每醉必作为文词,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碧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上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当时的人们把他的书法作品当作一件宝贝收藏着。尤其是他写的草书,不但拉开了盛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先风,也是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个性的真实书写。可惜,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只有他草书的那部《孝经》及楷书《龙瑞宫记》了,就像他的诗歌,流传下来的也仅只有二十首而已了。 附贺知章生平:   贺知章:(约659— 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进士,举超拔群类科,授国子监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年间,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右庶子充侍读、工部侍郎、秘书监员外,官终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三载请为道士,乞归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为“吴中四士”之一,晚年纵诞,自号“四明狂客”。诗以绝句为佳,不尚藻饰,无意求工,而时有巧思与新意。(互联网)

mandarin 发表于 2007-12-10 16:53:48

贺公雅吴语,在位常轻狂

典型中古中州本位主义心态

吴人 发表于 2007-12-10 16:59:08

分段!!:silenthate:

热度 发表于 2007-12-11 19:18:09

http://www.wu-chinese.com/bbs/viewthread.php?tid=3752&pid=33868&page=1&extra=page%3D1#pid33868 樓主的排版啊

luck 发表于 2007-12-20 06:32:30

宁波绍兴都可以用四明这个名号的。

热度 发表于 2007-12-20 16:32:18

四明山主峰好像還在紹興市境內吧?四明湖在寧波(余姚)

dorp 发表于 2007-12-24 14:34:19

:silenthate: 望弗落去了...分段;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词诗人故事 四明狂客贺知章二三事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