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07-5-24 05:34:14

三千年吴文化——锦绣江南的灵魂

三千年吴文化——锦绣江南的灵魂                                                                                                           新华日报    2007-4-12 12:41:58    薛颖旦 江锡民 贾…
http://www.jsnews.net/Article/UploadFiles/200704/20070412124732764.jpg  三千年悠悠吴文化,是锦绣江南的灵魂。连日来,记者采访众多吴文化学者,溯源吴文化源头,解读吴文化特征,并就吴文化的当代价值作深入探讨。适逢无锡举办吴文化节,在各种学术观点的激情碰撞中,吴文化学术研究获得了很多重大突破,也吸引了海内外越来越多的目光。

  泰伯奔吴,吴在何方——关于吴文化起源的几种观点
  
  吴文化与越文化之异同

  吴、越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两个文化概念,记者采访陈尧明、苏迅、黄胜平等数位专家,请他们谈谈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专家们指出,“吴文化”的正式确立,应该从商末泰伯奔吴建立句吴国开始算起。从商末、周初开始,吴和越这两个国家分别在今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到春秋后期又都强盛起来,并相继称霸。但从文化上看,他们同属于长江中下游文明,所谓的“吴文化”和“越文化”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数番交融,要确切地区分开这“两种文化”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专家们说:“谈到吴越的区别,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吴越两国政治利益的冲突,想到当年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之间的争霸。两国之间的文化水平也有一定差异,吴国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越国统治者则保留着较多的土著特色,两者之间有文野之别。”

  专家们强调,苏南太湖平原属吴地范围,在泰伯奔吴前是古越地。吴、越文化有很多相容性:在语言方面,在流传过程中,虽然有不少变异,但基本语素、语言、语义,虽历经千年,仍是一脉相承,脉络分明。在人名方面,史书上的吴国君王名字有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阖闾、夫差等,发音都有古越语特点,与中原人差别很大。在生产方式方面,以水为本是吴越生产方式的共同特色。在生活习俗方面,上古时期,“断发文身,不履不冠”是共同习俗,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海滨和水网地带,日日与水打交道,不能不如此。在饮食上,都是“饭稻羹鱼——以稻为主食,捕鱼虾做菜熬汤。由于吴越同族,所以到了汉代,往往“吴越”不分,甚至称为“吴越”。

缤纷灿烂的“吴文化”

  记者采访了多位吴文化研究专家,请他们就吴文化作一番“点击”,专家如数家珍:吴文化是一种具有鱼米之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是其文化特征。最明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手工工艺精巧优良

  至今在丝绸、刺绣、木石雕刻、灯彩、制扇、泥塑等方面仍为海内外人士所叹服。其中最负盛名者有苏绣、缂丝(一种丝织工艺,它以生丝作经线,以各种颜色的熟丝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手工艺,在丝经上编织出美丽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是为丝织与绘画艺术的结合)、苏裱(装帧书画的一种技艺,特点是选料精良,配色文雅,装制熨帖,整旧得法,形式多样,裱工精佳)。

  戏剧曲艺独树新帜

  著名的昆曲孕育于明代的吴地,昆曲的艺术特色可概括为“慢”(节奏缓慢,轻柔婉转)、“小”(最适于在家宅厅堂或花园亭榭上演唱)、“细”(演技精细)、“软”(用吴侬软语歌唱)、“雅”(具有高雅、文雅和清雅的风韵)。正是吴地的江南水乡赋予了昆曲艺术以独特的阴柔之美,从而形成了其特殊的艺术风韵。自此苏州就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最重要的发祥地与大本营,剧作家、剧本、演员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在全国居前列。评弹将评话与弹词合为一体,操吴语,博采小说、戏曲、诗歌、音乐、相声等表现手法之长,融说噱弹唱于一炉的综合艺术。

  古典园林深蕴诗情画意

  吴中古典园林曲折幽邃,小巧玲珑,变化有致,充满诗情画意。城市建筑与居民的风尚、习性讲究艺术化、典雅化,这是吴人的特征。苏州园林驰名中外,前人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园林以精巧素雅、如诗如画饮誉中外,其中最典型者如拙政园、留园等,实际上是一幅立体的人类居室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中国文人画,体现了中国文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学意境。

  吴歌优美动人

  吴歌是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吴歌和历代文人编著的诗、词、歌、赋不同,是下层人民创造的口头文学,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韵文。   

  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从内容来看,吴歌既包括情歌,又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等。虽然现代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山歌快要变成历史的“活化石”,但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的艺术研究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越来越高,吴歌被称为“天籁”,属于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目前正处于迫切需要抢救之列。

  “吴”之本意

  “吴”的本意是什么?这是对吴文化有兴趣的人们必然有兴趣的问题。对此,与会专家有两种解读——

  解读一:

  《说文解字》中,“吴”其意为“大言也”,即大声说话的意思。

  在“吴”字产生的那个年代,“大声说话”很明显地是向某种神圣物祈祷的原始宗教行为。神圣物是什么?是大山。

  西方有座巍峨大山,因为经常接受周部落的大声祈祷而得名为“吴”,又随着大周朝事业的成功而成为天下的圣山。江南的吴,人们都知道是泰伯南奔的结果,立国句吴。

  为什么自称“吴”呢?因为西岐人忘不了向神圣吴山祈祷,泰伯兄弟把这个意识也带过了长江。

  解读二:

  吴文化之“吴”字作为地名、国号,首见于《春秋左传》宣公八年条。据专家考证,“吴”字是一种鱼,周代以前在太湖流域曾生活着一个以擅长捕捉鯱鱼闻名的部族,在中国古文中,鯱、五、鱼、吴四字为同音字,皆读ng音(至今吴方言五、鱼、吴仍皆读ng音),所以后来作为地名和王号也被写作“吴”。那时太湖一带,河道纵横交错,初民们渔猎为生,泰伯和百姓把鱼作为“图腾”,吴地崇鱼、喜鱼的习俗传至今日,每逢过年,家家门上贴挂鱼图,以示年年有余,在房门上贴挂“鲤鱼飞跃图”,以示“鲤鱼跳龙门,全家交好运”。

    吴文化保护的一个标本:吴文化公园

  无锡城外,有一座“吴文化公园”,22年前,她由以高燮初为首的3位退休教师建成。她以吴地数千年历史文化为经,以大文化各个剖面为纬,织就了一幅极具“吴地”特色的民俗画卷。

  稻丰圩,蚕桑巷,水鲜村,堰里农舍,人文馆,教育馆,交通馆,佛教文化馆,船桥史馆,三百六十行展馆,江南风情苑……一个个饱含着深厚吴文化积淀的景观,在向你倾诉着淳朴的江南民俗。“蚕桑巷”展示了江南民间农民养蚕的情况和以养蚕为主题的蚕谚语、蚕风俗等内容;“吴地三百六十行展馆”用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惠山泥塑真实地再现了吴地旧时各行各业的世态人生;“江南风情苑”结合中国农历二十四节令风俗,将无锡人的一生礼仪风俗再现了出来。

  高燮初说起吴文化公园,如同说起自己的孩子。

  为了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吴文化”历史遗存,高燮初只要打听到哪里在拆除具有明清风格的旧建筑,或是哪里有吴地特色的旧用具,都会设法去征集和收购。这些年来,通过逛旧货市场收购,走千家万户征集,请各类匠人师傅制作,高燮初和他的同事们创造了一个吴地旧式物品大世界。

  现在吴文化公园中那掩映在绿树丛中乌瓦粉墙的建筑,其中大多数是移建的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建筑里那些成套的旧式农具、生活器具、传统舟船以及艺术摆件,成为吴地江南水乡、鱼米之乡、丝绸之乡的生动写照。

  20多年的岁月悄然而逝,高燮初和他的老伙伴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滴,从海外和民间募集资金8000多万元人民币,终于垒起一座“文化大厦”,高燮初也因此被称为“文化愚公”。

    今年78岁的高燮初老人说,他愿意倾尽毕生精力,做一颗传播吴文化的火种。

    吴文化的当代价值

  说起吴文化的未来,专家和有关官员从各个角度谈了他们的观点:

  周可真(苏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中,吴人能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走在全国前列,这绝非偶然,而是与吴文化的优良文化传统人朴文美密切相关,这种生活方式所表明的是吴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勤奋而精明,政治生活中的有为而守法,伦理生活中的自律而诚信,而这一切正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这就使得吴人极易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与时偕进。

  杨卫泽(无锡市委书记)

  吴文化是一种较少故步自封、而有进取精神、善于吸收区域外先进营养的文化。它的特色之一是开放、开拓、创新。千百年来,无锡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决不是偶然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有着吴文化这一丰厚文化积淀的土壤,有着从古到今保持着的开发开拓、创新争先精神内核。今天,苏锡常作为吴文化的主流区域,在国际合作中更加容易融入,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在精密制造、高科技等领域显现出特有长处,吴文化的精致特征也跃然体现。

  陈刚(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看吴文化目前所受到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文化的原创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承非常重要,但发展更需要靠自己的创造,不能抱残守缺。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亟待和谐。目前,苏南由于制造业的发展,环保面临压力,目前虽有一系列的举措,但真正做到落实很不容易。三是个人主观能动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千年吴文化——锦绣江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