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jin 发表于 2007-3-7 00:47:01

消失在岁月里的“送春”习俗

消失在岁月里的“送春”习俗
2006-02-08 13:57:09   来源:



  唱春又称颂春、送春,源自明代“村田乐”,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村田乐,是宋元时流行民间、描写农家愉快生活的小型歌舞。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记载了当时临安民间演出情况:“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并自注“村田蓑笠野”为“村田乐”。

  唱春的兴起据说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民间流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前,有一次行军在江南某地,途中听到一个姓冯的送春老人在唱春。对于这乡情如酒、江南民歌风味浓郁的送春曲,他一听钟情,连连叫好。后来这位送春老人穿蓑衣戴笠帽唱到金陵,明太祖闻知后,又亲出朝门将其扶上金銮殿,令其演唱。“十碗花灯”唱下来后,满朝文武赞不绝口,朱皇帝更是龙颜大悦,当即封他为“冯阁老”。从此,唱春人名声大振。打那以后,送春人唱春时家家户户均可破门而入,不管你多大的人家,多高的庙堂,理由是你门槛再高总高不过金銮殿吧,而讨饭人则不能。于是乎,唱春人就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多。

  另有史料记载:“相传太祖见田野中有此,命翰林撰词,使城中亦为之。至今及其时,江宁、上元两县给批,举行不废,谓之村田乐,然所唱非旧词也。”起初,村田乐仅在南京南郊冯家边流行,后来发展到孝陵卫,二三人、四五人不等,“鸣锣跳唱”。经朱元璋命翰林院按旧曲填新词,让城里人“亦为之”。

  唱春采用遭情曲调,每逢春节,唱春者以二人搭挡,一人敲锣,一人击鼓,甲领唱,乙随和,走街串巷,唱遍城乡。它在无锡、宜兴、武进非常流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娱活动形式之一。

  唱春书,走江湖,要经过拜师挂名,学会口子,才可到外面去扬花。一般新学春书的徒儿出门,那打锣的锣板,要挂上二个铜钱。旧时,腿上有挂铜钱做鞋拔子的习惯,“鞋拔子”谐音“才学之”。既然是新手,内行的人就不会找麻烦。如果锣板上不挂铜钱,叫光板锣鼓,意思是“唱遍天下无敌手”,行家就要找你麻烦。找麻烦有两种,一为“盘春”,又叫“作难”,即内行主家拿出某一样东西,如秤杆、菜刀之类,你就得唱出根源,俗称“还娘家”。二为“带马”,唱春的有春头,春头一般由见多识广的老艺人担任。

  唱春曲调集江南民间山歌、小调之大成,光调门就有数十种之多,常用调有老调(又称长调)和新调(又称短调)。老调唱起来音韵婉转,清雅流畅;新调唱起来节奏明快,抑扬欢乐。其它曲调有“惊喜调”、“种麦子”、“买棉花”、“洗衣裳”、“山歌调”等。

  唱春有两种形式。一是“送上门”。这种形式是唱春人走街串巷,挨户唱春,其唱法又有“见之歌”和“双喜歌”两种。“见之歌”,没有唱本,全凭“见景唱情”;“双喜歌”是事先编好的唱词,大都是以恭贺新喜、发财致富、中举升官等为内容的祝贺词,如“牛生麒麟猪生象;鸡笼头上出凤凰”,“走了一门又一门,来到主家府堂门,府堂门楼造得高,沈万三送来聚宝盆”,“家有千顷靠山河,父在当朝子登科,亭台楼阁神仙住,丫环小姐胜娇娥”等。“见之歌”和“欢喜歌” 是初学者首先必须学的“入门课”。

  二是“送座堂”。春书大都是一长篇叙事诗。有钱人家或数户联合邀请唱春人来坐唱,有的坐唱唱几个小时,有的长达数天。比较流行的春书有《牡丹亭》、《白蛇传》、《孟姜女》等。 

  实际上,以前唱春、颂春的人都是生活贫苦的人,他们借着过年的机会,到别人家里表演个节目,挣点小钱。故当时有“半月送(颂)春三月粮”之说。现在无锡城内的送春人已鲜见了,而这一习俗也渐渐为人所淡忘。

  编辑:晓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失在岁月里的“送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