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 发表于 2007-2-20 13:34:49

粘贴的说法

在钱乃荣发的上海方言用字中,有一个“得”,意为动词“粘”。厦门相应的说法是 taʔ 阴入。南昌很粘说成 tat 粘(粘或作黏),是个形容词,前字阳入而不送气,当所变调所致。

这个字的音韵地位应该是相当于覃韵入声字(即合韵字),所以上海现在会读如“得”,属于覃谈有别的现象。在《松江方言志》中,入声韵分得很细,有 əʔ ʌʔ 之别。“勒色”二字韵母是 ʌʔ。作者说:“上海话(老派)入声韵母16个,比松江话少两个: ʌʔ和 iɔʔ。松江话有 əʔ 与 ʌʔ ,上海话只有 əʔ ……现在松江的老年人中能分辨‘答[ təʔ ]’与‘得[ tʌʔ ]’,‘失[ səʔ ]’与‘色[ sʌʔ ]’的已极少,中青年更不必说了。”

《厦门方言词典》写成“搭”字大约是不错的。

《康熙字典》“搭”字解释如下:

【唐韻】都合切【集韻】【韻會】德合切,音答。擊也。又附也,挂也。【白易居詩】熏籠亂搭舊衣裳。【韓偓詩】夜深斜搭秋千索。又【唐韻】吐盍切【韻會】託盍切,音榻。摸搭也。【梅堯臣詩】韓幹馬本摸搭時,神駿都失存毫釐。 又【集韻】託合切,音塔。冒也。一曰摹也。與[扌沓]搨同。亦作撘。

《异体字字典》对“附”的解释:



QUOTE:
依傍。如:「依附」。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魯小弱,附於楚則晉怒,附於晉則楚來伐。」
歸依。如:「趨附」、「歸附」。淮南子.主術:「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
黏著不分開。如:「附著」。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曰記二:「有一石脊,自洞頂附壁直垂而下。」
靠近、親近。如:「附在他耳邊低語。」
應和。如:「附和」、「附議」。
相合、符合。史記.卷七十.張儀傳:「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文選.左思.三都賦序:「風謠歌舞,各附其俗。」
寄。見「附書」。
※附書:寄書信。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四:「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那么用“搭”来表示“粘贴”是取“附也”的意思,即附着其上。

上海方言学术研讨会上审定的上海方言用字用“得”字,大概只是取了一个容易为大众接受的同音字。

在山 发表于 2007-2-20 13:37:24

需要说明一下,在广东梅县的客家话中,“贴邮票”的“贴”说成 tiap 阴入,要说它与厦门的 tah 阴入对应也是可以的,如果这样,厦门就不大可能来自“搭”字。至于其他吴语的情形,我是不清楚的,所以上帖只是属于猜测而已:lol:

serynade 发表于 2007-2-20 13:56:09

吴语有 搭子 一词

“伙伴”

gojin 发表于 2007-2-20 18:10:56

在舌头音的入声问题上,吴语的谈覃有别显得有些层次复杂。
纳 沓 读eh,而 杂 在多数地区还是读ah的。

搭 这个字现在多数应该读tah。而粘贴 这个意思确实还是多数读teh的,也许反映了更老些的语音层次。

不妨用 异体字 撘。

Salomé 发表于 2007-2-23 15:45:35

原帖由 serynade 于 2007-2-20 13:56 发表
吴语有 搭子 一词

“伙伴”
唔,麻雀儿搭子。。。。

那种非常牢靠的朋友我们叫 铁子

富春山越 发表于 2007-2-24 14:52:54

我处也有搭为粘用法

撘——粘
粘撘撘——粘糊糊
用点飯糁撘撘牢——用点飯粒粘粘住。
脚底板烂泥撘牢一时节弄勿掉——脚下泥巴粘住一时弄不下
牛污搭在墙壁浪——牛粪粘在墙上

蚕宝宝 发表于 2009-5-1 08:19:13

同楼上

benojan 发表于 2009-5-1 19:12:02

本帖最后由 benojan 于 2009-5-1 19:21 编辑

说来真奇怪,怎么我处pah上海tah。。。我处teh上海peh

吴郡守 发表于 2009-5-4 20:29:48

搭字好像是多音字 有tah teh theh三种读法

吴人 发表于 2009-5-4 20:32:08

搭 字有 端母 透母 两种读法。韵母有 ah eh两种读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粘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