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16-7-16 20:55:04

再不说上海话就老了

2016-07-15 08:45:51 扬子晚报   上世纪30年代上海话鼎盛期,撬边、卖相、推扳货等商业术语纷纷进入寻常生活,还衍生了电灯泡、出风头、戳壁脚、麦克风、沙发等“切口”。
  [上海]陈茂生  前不久报纸载文《“笑傲江湖”竟成东北江湖》,读罢想起那句套话:说出阿拉心里话,感觉好爽。不过终究书生之见,东北江湖依然笑傲屏幕。在郊区小镇庙会看民俗表演,竟也来了“二人转”;不仅搞笑不太认真而且与江南风韵风马牛不符。  语言冲突,始终是曲艺节目笑料、段子的源泉。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节目里方言荟萃,学得惟妙惟肖但无挤兑。譬如上海人将洗澡说成“淴浴”,湖北人一听:怎么和“喝药”一样?上海师傅给北京人理发,理完了问“汰不汰头?”在这儿“汰”与“打”同音,所以纳闷:理发还要挨“打”?又不敢吭声。凡此种种,听众无不莞尔。“搞笑”要认真,“融合”就要研究;过往“跑码头”艺人仅是北戏南移,大师则在融合中彰显功力。  上世纪30年代上海话鼎盛期,“远东巴黎”申城的经济发达。撬边、卖相、推扳货等商业术语纷纷进入寻常生活,还衍生了电灯泡、出风头、戳壁脚、麦克风、沙发等“切口”;后来“沙发、麦克风”等成普通话的标准词语。曾有文章说支内支边的事儿,题为《祖国处处有阿拉》,这“阿拉”又成了城市标志。而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里“片警”三六九那拉长声的山东腔“我一看就看出来了,你不是一个好"宁"……”已成海派文化中被广为模仿的经典段子。经年累月,在呱啦松脆的上海话中包含相同的文化认同。  如今在菜市场常有这样对话:“爷叔、阿娘,今天买点啥?”硬邦邦的“山寨”上海话。而爷叔、阿娘用辣味平平的川音发问:“老板,有冒好东西?”竟无丝毫“违和”感。而必须说上海话的空间越来越少,所以电台、电视台兴办沪语节目力挽式微。不过有一点须“拎得清”:靠保护,上海话不会有真正传承,顶多苟延残喘。就如曾设“推广普通话”专门机构,在商店和公共汽车贴着“我们能说普通话”的卡片,但终有事倍功半的感觉。  既然“东北江湖”能赢得关注并赚得盆满钵满,也证明上海的开放和多元。既然各方“好汉”在这方宝地长袖善舞,也可重新研讨海派文脉的路径与形式。譬如讨个上海娘子做老婆,嫁个上海小伙当老公,是当下速成上海话的捷径。也可借鉴“唐音犹存”并“雅言遗韵”的粤语,感叹一番强大的粤语经济圈和华人富商的形象代言,不是说“只有足够强大才不会在意别人”吗?上海话的萎靡或与安于现状、缺乏冒险的创造精神有关?如此似乎有点势利但也不无道理。  是小心翼翼地将上海话存入博物馆,以“文化化石”的形态由专家考证把玩;还是放在大千社会中随波逐流,让这个浩大平台在历史长河中逶迤而前?自有仁智见解。  只是不论风行或沉寂,我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因为再不说上海话,就老了。






http://wu-chinese.com/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吴人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不说上海话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