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程仔 发表于 2012-2-28 18:12:09

广州城内也有客家人住地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12-2-28 18:22 编辑


洪桥客家山歌申报全国“非遗” 已通过省审批





2008年03月31日


  广府文化发源地广州城区也有“客家山”?粤语环绕的城区还能以客家山歌申报全国非物质遗产?洪桥“三眼井”、“豆腐寮”等见证了客家人在广州创业聚居历史?22日,记者经多方取证了解到,昔日广州人说的“东豪西富,南穷北倔”,其中“北倔”是指聚集在小北门附近(今洪桥地区)客家人倔强生活写照,越秀山脚“三眼井”山水清澈,“豆腐寮”则反映了客家人住茅寮,喜欢做豆腐的情景。据介绍,继洪桥客家山歌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后,洪桥客家山歌协会正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洪桥旁边越秀山四方炮台所在山丘,因为客家人常在此唱山歌,而成为附近居民说的“客家山”。   越秀山“豆腐寮”  因客家豆腐得名  很多“老广”都听过一句话,叫“东豪西富,南穷北倔”。有记载,广州是以居住区域划分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住在城东的是达官贵人,住豪华别墅,子弟叫“东山少爷”;住在城西的是商贾之家,住西关大屋,女儿称作“西关小姐”;而住在城南、城北的,如洪桥街一带,住的是茅寮木屋,以工人或小本经营的穷苦人家居多,穷苦人中客家人倔强性格,也流出了“北倔”名词。  昔日“三眼井”水非常清澈,而越秀山有山水井,“三眼井”旁边的“豆腐寮”原来是一片烂地,客家人到了这里之后,自己拿起锄头开荒,并用竹、茅草等搭起茅寮,而他们多以卖豆腐为生,因此这片地方才有了“豆腐寮”这个名字。  兴宁纺织厂老板  率族人聚居洪桥  “我母亲就是跟着族中老板来到广州洪桥客家人开设的纺织厂工作的”,现年七旬的罗琼英老人回忆,由于时代变迁,现在客家人建设的茅寮已经变为高楼大厦,纺织工厂也转营。  根据罗婆婆回忆,一大批群居的客家人是在上世纪40年代左右来到广州的。当时,兴宁一带的布匹非常出名,几个来自兴宁的客家老板,在越秀山南约、小北路一带的洪桥街、天香街、大石街、小石街等地开织布厂,或做蒸酒的生意,同时在家乡招了不少父老乡亲为他们打工。当这些工人在此立足后,又陆续吸引了其他乡里前来投靠,客家人群体不断壮大。广州的“客家窦”由此聚集起来。  客家人练歌又练舞  自发唱出“客家山”  由于时代变迁,原本聚集在洪桥的客家人也慢慢搬迁出洪桥,但当年客家人所流传的“客家山歌”却成了洪桥地区客家文化的载体。  “每月的12日,可以说是广州客家山歌墟日。”当年由于广州话、客家话差异,差点没饭吃的罗振浩现在已经是洪桥客家山歌协会副会长,他说,广州解放后,迎来了公司合营。洪桥地区多间织布厂合并,老工人们陆续退休,昔日朝见口晚见面的同乡好友因为居住分散难得一聚。每个月的12日,是“出粮”(发工资)的大日子,客家工友们出了粮就会到越秀山喝茶、唱歌、聚会,交流来自家乡的信息。“客家山歌墟”设在越秀山公园的四方炮台基地遗址的一座山岭中,不少市民索性将此山岭称为“客家山”。  后来,聚集的客家人越来越多。1994年,借越秀山“客家山歌墟”之势,洪桥街的一些客家人组织了第一次山歌擂台赛。1996年,“洪桥客家山歌协会”正式成立。山歌协会将每周的周三及周日早上定为“练歌日”,每周五早上定为“练舞日”,每月的12日,则是展开“客家山歌擂台赛”的大日子。  洪桥客家山歌项目  已通过广东省审批  现在,客家山歌活动已经真正成为洪桥街的特色文化社区项目。2000年,洪桥街被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的“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去年,洪桥客家山歌协会把这种在粤语城区罕有地保留客家传统的文化现象正式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越秀山的“客家墟”、“三眼井”、“豆腐寮”及“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洪桥街等内容。目前已经通过省的批准,正等待国家考核。  山歌协会的“元老”之一罗伯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客家山歌也有很大变化。“过去只是唱阿哥、阿妹的情歌,现在变得很有时代气息,我们会围绕两会、雪灾等,自己创作新歌表达感情;以前的客家山歌只有四句,而且规定要押韵,现在发展为完整的一首曲。”目前,洪桥客家山歌协会注册会员有170多人,每周都参加活动的大约有70人,会员每年只需交10元的会员费。协会没有经费,基本以自己筹钱为主,几位主要负责人每周都会扛着音响等器材上山,让大家一展歌喉。  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洪桥山歌协会竟然有超过10%的会员是非客家人。这些人听不懂、不会说客家话,不会唱客家山歌,为什么还要参加客家山歌协会呢?来自山东的彭伯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既不懂广州话也不懂客家话,但是到“客家山歌墟”凑热闹时,觉得客家歌有一种很特别的韵味,想不到这么繁华的地方还有这么个原生态的东西,这让他非常感动。  谁来传承客家山歌文化?  罗振浩表示,目前最担忧的是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我们的会员全部是老年人,年纪最轻的也有50岁。我们的子女根本不会来唱山歌。另外,我们的后代都生活在大城市里,完全没有感受过客家农村的风土人情,创作素材不足,山歌的韵味也唱不出来。”他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开培训班,教会小学及幼儿园老师唱山歌,跳客家舞。(曾卫康 罗桦琳 吴健)


来源:广州日报

热度 发表于 2012-2-28 20:06:06

4年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城内也有客家人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