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死恸瞑 发表于 2010-12-26 22:50:14

从“会讲‘上海闲话’的人寻不到”谈上海郊区方言的现状

本人乃上海郊区奉贤人,能有幸加入这个圈子,得感谢寒寒豆的热情帮助。仅有的一点点吴语基础知识,首先得感谢“上海闲话ABC”当初耐心的指导,发我上海话拼音和吴语手册等资料,再来感谢吴语圈子的套套、贝贝等朋友的热心交流帮助。

早在17日无意在网易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会讲“上海闲话”的人寻不到 “上海话有声数据库”今年启动 进展缓慢遇尴尬》,看完五味杂陈,不禁又是心酸无奈又是感慨万分。酝酿了几日,好不容易等论坛恢复正常了,这才来说几句。

关于郊区的方言发音人寻不到的问题我要说,语委绝对有问题,为何一定要“对于“发音人”的“出身”有着严苛的要求必须在原郊县县城(比如奉贤的南桥、南汇的惠南)出生、长大,最理想的情况是他们的父母也是土生土长的县城人。但是,随着城镇的快速扩大,人口的快速流动,要找到这样的人选仿佛大海捞针。”

明明知道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何还要定这样几乎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我只知道南桥镇上的本地居民多是奉贤各地来的,甚少有南桥本地人,老街都拆光了,到哪里去找?至少我几乎没接触到过土生土长的南桥人。那么非县城的人为什么就不能代表本地口音呢?这不是故意要制造这样的结果么?

这里先要明确一个观念,很多人以为上海话是浦东本地话为基础的,这是绝对错误的,正确的而是松江话的基础上发展,加上外来方言独立发展起来的。

上海地区方言的分片我以为是这样的:嘉定话:嘉定宝山 崇明话:崇明 横沙 长兴 崇明话吴江话:青浦练塘片 上海话:上海市区、石化、宝山南部东部、闵行江川街道、吴淞 浦东话:浦东新区非市区处、南汇、闵行浦东杜行、鲁汇、奉贤东乡松江话:青浦、松江、金山、闵行浦西片、奉贤西乡 相对上海话(本文仅指一直代表着上海的上海市区话)的保护,上海郊区方言的处境更加尴尬。

随着上海城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区范围不断扩大,加上市区居民拆迁纷纷搬迁到近郊,闵行、浦东、宝山基本听到的都是上海话。而嘉定、松江、南汇城市化进程紧随其后。相对来说,远郊的情况要好一些。

文中说:使用“本地话”和其他的上海人交流,很容易因为被别人当做“乡下人”而遭到轻视。持有这样心理认识的郊区朋友不少,在遇到上海市区人的时候,要么直接以上海话交流,要么普通话,坚持以本地话交流的不是很多。这样的一种语言态度想必普遍存在。我的一个亲身例子:一次到北蔡我妹夫家玩,那小区基本都是上海市区人。由于第一次去,我到了门口,打了电话等我妹妹来接。门口一个50多岁的阿姨热心地问我。我就用松江话回答她。然后她用普通话说,哦,你走错方向了,出租房在西面XX路上……我差点晕掉。于是就不理她了。

但是我当年2000年学校毕业实习的时候在市区工厂里,周围同事都是市区的中年人,交流并无障碍,偶尔有几个词汇他们听不懂,我会解释给他们听是什么意思。后来05年换了工作,也是在普陀区的一个工厂里,我们奉贤的一帮工友刚进去的时候,几个市区的80后根本就听不懂我们说话,后来他们熟悉了之后开玩笑说刚听见我们说话以为我们是浙江人。 很多人方言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某个县的就是XX话,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要结合历史,却也不能完全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域划分来定方言种类。上海郊县80年代的一批县志里的方言部分,便是犯了这样的错误,片面的定义为宝山话、金山话、奉贤话等等。这大概和很多人刻意将吴语区尤其是县和县之间的方言差异人为扩大有关。

推普给上海方言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尤其以2000年后开始至今。郊区相对市区来说,更为严重一些,情况不容乐观。15以下的孩子在外几乎不说本地话,只说普通话。至少我走在街上遇到学生只听到过普通话交流,遇到的许多同事小孩,和父母交流也是普通话。但是据同事们说,在家里有时还是讲本地话的,但是很多时候会切换到普通话频道。家长跟他们说本地话,他们还是坚持说普通话的现象越来越多。而许多00后的孩子母语就是普通话,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会迁就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与他们交流。好像在他们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跟小孩就是要用普通话交流,普通话是标准语。本地话=土话,乡气。我很担心长此以往,他们会听不懂本地话了。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就有这样的现象,无论在家里在学校,都是用普通话交流。跟爷爷奶奶交流根本就听不懂,需要父母从中进行翻译沟通。 确实,本地话相对上海话来说,在很多孩子眼里代表了乡气土气,不愿意对外说。他们却不知道上海话的源头就是松江话。而在电视媒体上,上海郊区方言因为滑稽戏等的关系,为大家熟知的浦东话和崇明话最出名了。我却从没听过松江话。百思不得其解。

而许多70末到90后,读音都或多或少受普通话影响。很多词语他们根本不会用本地话念。而我一个90后的同事,基本上是10句话里有7句普通话,跟同龄人基本普通话。更有甚者,一直普通话,导致我一度以为他是外地人…… 十几年前,记得在公交车上听到自己本地人说普通话会觉得很奇怪,现在却反过来了,不得不说奇哉怪也!今晚思维有些混乱,暂时写到这里。 未完待续

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10-12-26 22:53:13

欢迎侬来到此地,我当年来个辰光也是跟侬一样个心情

寒寒豆 发表于 2010-12-27 09:27:02

读完瞑瞑的文章,突然想到几天前一个事情,超市里一个4,5岁的小孩对着爸爸说“蛮鸽算”,老爸马上纠正他,不能叫“鸽算”要叫“划算”,还重复好几遍。哈我当时一个晕啊。。

热度 发表于 2010-12-27 11:15:13

該父不知合算的白讀,要怪啥人?!

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10-12-27 11:17:52

读完瞑瞑的文章,突然想到几天前一个事情,超市里一个4,5岁的小孩对着爸爸说“蛮鸽算”,老爸马上纠正他,不能叫“鸽算”要叫“划算”,还重复好几遍。哈我当时一个晕啊。。 ...
寒寒豆 发表于 2010-12-27 09:27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用普通话讲的?还是?

苦露酷亿 发表于 2010-12-29 10:10:46

我知道小时候会读 划价 的

Roger_King 发表于 2011-1-1 14:48:26

从“会讲‘上海闲话’的人寻不到”谈上海郊区方言的现状

读完瞑瞑的文章,突然想到几天前一个事情,超市里一个4,5岁的小孩对着爸爸说“蛮鸽算”,老爸马上纠正他,不能叫“鸽算”要叫“划算”,还重复好几遍。哈我当时一个晕啊。。
晕死。。。


- 发送自我的 iPhone 大板凳应用

神死恸瞑 发表于 2011-1-3 00:58:51

家乡话,是奶奶嘴里含糊不清的歌谣,是妈妈口中亲切温暖的叮咛。假使多年以后,海外归国寻根的游子,走在街头,听不到一口家乡话,那么他会对家乡的认同感会有多少?倘然没有了乡音的乡人,彼此交流都是使用纯正的普通话,没有了乡音,那么彼此的同乡的认同感又有多少?我们城市的文化特征已经在一点点地消逝,倘然连乡音都没有了,那么请问,爱家乡又何从谈起?一个连家乡都不爱的人,如何能指望他能爱国?
我不希望在多年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形:吴语无语,雅言哑言。

苦露酷亿 发表于 2011-1-6 10:26:32

现在还有几个小孩子会说童谣呀?

神死恸瞑 发表于 2011-1-7 19:36:21

身边一些同事的想法和现实令我非常沮丧,一位同事曾经尝试着跟儿子全部用母语交流,但发现儿子回应给她的还是普通话,无奈之下只能叹息。另一位70后的家长,每次在家里听到自小跟随爷爷奶奶的儿子开口母语必加之斥责,令其用标准语“mandarin”说话。只有一位同事和我聊天时提起母语意识,这令我十分惊喜!她说听到过某学者的提倡孩子说母语的言论,并深以为然。她的一个亲戚小孩,虽然母语说得磕磕绊绊,但他们都一起鼓励她说。和我同龄的几个哥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跟自己儿女开一口国语,真让我难过。可惜笔者人微言轻,不敢轻易开口劝导。可以说现在小孩不会说母语,甚至听不懂母语的后果,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家长身上!这个问题稍后会再用专文陈述。

也许我一直身处社会底层,也许生性比较保守传统,所以对母语也特别有感情。我工作的单位本地人外地人各占一半,我讲母语比较多。一些外地的老员工也都能听懂。很多都是嫁到本地的,她们大多能说一口流利的本地话。有个例子,有两位同为盐城的女同事,A嫁到此地7年,和婆婆住在一起,本地话说的根本和我们一样。而另一位嫁到此地5年,不和婆婆住一起,只能听不能说,而教育女儿也用普通话。在我看来,这就是丈夫责任的缺失。而在我们这里,以前不管哪地方的人嫁到本地,都得入乡随俗,说一口道地的本地话。不得不感叹如今的世道变了。

世道确实变了,母语的使用环境在逐渐缩小。口语这东西,是需要语境,需要经常使用的,不然就会退化。上街买东西,有可能遇到的十有八九都是外地人,逼得你不得不使用普通话来交流。工作单位上外地人多了,生怕他们听不懂,甚至于怕让他们感到受到歧视。笔者曾有一次,在市区和一群天南地北的朋友聚会,偶然碰到一位奉贤人,很自然地用母语交流起来。身边的山东JJ马上开玩笑地说:“你干嘛歧视我们啊?”虽然她是开玩笑,但我心里总是有些不爽。你们何尝在与同乡交流时用过普通话?怎么我们说母语就成歧视了?而很多人在家里,也开起了国语。好像他们脑子里的观念就是跟小孩子交流就是要用国语。看到那些爷爷奶奶用舌头搭僵的国语跟孙子孙女交流,说实话,我很难受。父母辈的更是如此,跟孩子说几句母语就要调频道,似乎说国语就是文明,是文化高的表现。

下面简单列出一些身边人的懒音现象:

1 放弃后鼻音,多用前鼻音。普通话中的en eng in ing 原在我处一律读后鼻音ieng,而如今有跟随市区朝前鼻音发展趋势。
2 如果的如 发成lu
3 银行的银发成 yin或者yieng, 而非ngieng
4 枫风锋峰封等字发成fong 而非hong
5容发成long,而非yong
6 其他普通话中r声母的字有用l做声母的趋势。最常见的大润发的润,多数人会念成len而非zen
7 飞非费废肺等读fei,而非fi
8 朱 书 等字跟随市区读成tsy sy , 而非ciu 、xiu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会讲‘上海闲话’的人寻不到”谈上海郊区方言的现状